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紫金e评:党群一家 富民开花
2021-12-11 10:1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秦继成  
1
听新闻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离开组织的强力引领,难以形成一池“活水”;离开干群的共同参与,难以攥成强劲“铁拳”。只有党群同向、干群同力,“一盘棋”推动乡村振兴,方可结出更多的富民之花。

组织围着群众“转”。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乡村振兴出成果,离不开党组织强有力的引领。在研究规划时,树牢总揽全局的意识,在综合研判某个地域、一些乡村资源特点、发展水平、群众现状等基础上,研究共性、个性方面的振兴方案,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政策、上级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紧密结合。在筹划工作时,多问群众哪些困难需要给予帮扶解决,什么类型人才能够带领村民致富,哪些方面需要发展突破等,真正实现党组织的定向服务、高效服务功能。在解决难题时,拿出果断担当、协调各方的办法。注重把能否有效破解难题作为检验党组织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热腾起来,构建以党性锻炼促斗争精神、以斗争精神促作用发挥的机制,从而树立“在位明责、在位尽责、在位考责”的鲜明导向。

干部带着群众“干”。“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村干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少数地方之所以出现“干部苦身干、群众旁边看”、“干部急似火、群众袖手闲”等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未能树牢“群众观”有关。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党员干部的为官之责、为民之道。应注重多管齐下,引领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大事小情,齐心共谋乡村振兴的措施办法,打出一套人人参与、个个奋进的“组合拳”。主动放下架子,接近群众、面对群众、结交群众,在看真景、听真声、摸真情中,找准群众实现致富增收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出一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准药方”。擦亮担当底色,正视难题、研究难题、破解难题,多找群众商量,多向群众取经,打好一场“敢接烫手山芋”、善啃“硬骨头”的攻坚战。

政策向着群众“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一切政策,都要围绕合民意、惠民生来制定和落实。”一些地方研究出台惠民政策,由于忽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政策难以解决百姓问题,成为看似具体实在、实则不起作用的“水中月”。民意是制定惠民政策的社会基础,也是衡量政策有无生命力的标准。只有“先听群众怎么说,再定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或少出决策的失误。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应善于搭建倾听民意的平台,疏通广纳民言的渠道,从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中听出方向、摸清重点、把准焦点,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中拿出民心政策,让政策真正制定到百姓心坎上、落实到百姓急需处。(秦继成)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