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网络社交时代的那些礼仪
2020-07-14 08:45: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秒回”是指在聊天软件中收到他人消息后,第一时间回复对方。据近日《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能“秒回”,51.7%的受访者不介意对方不能“秒回”,55.0%的受访者认为不一定要“秒回”,看到消息及时回复就好。在社交网络越来越成为沟通主要渠道的当下,“秒回”往往被视为一种礼貌的表现。这期“姿正腔媛面对面”,我们就来聊聊网络社交时代的那些礼仪。

有“仪”更重“礼”

《左传》中有记载,赵简子请教什么是“揖让”“周旋”之礼,子太叔回答说:“这是‘仪’,并非‘礼’。”礼和仪的区别,对我们理解“秒回”、认识网络社交礼仪或许有更多的启发意义。

回溯网络社交礼仪发展,1999年,微软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经过开发和整合“聊天输入提醒”进入人们的视野,负责开发的工程师说,“这是试图将礼仪添加为一种新的交流形式”。一个小小的输入框,通过聊天对话框提醒双方交流过程,丰富了文字之外的礼貌表达。而随着各种表情符号和信息发送形式的出现,网络社交礼仪也不断地演绎和发展。回复时间的长短、回复内容的多寡、表情符号的使用形式等,都拥有了“言外之意”,形成了独特的“网络社交礼仪”。

何谓“礼仪”?不妨将之视为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仪容、举止、表情、服饰等都关乎礼仪。在网络空间,“社交礼仪”不仅包括基本的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换位思考等,更凸显出一个时代的风尚。拿“秒回”来说,在4G、5G信号及智能手机没有覆盖和普及的时代,我们恐怕对“秒回”并没有什么认识,也不会把别人没有及时回复信息看作不礼貌的表现,正是网络信息发展带来的便利,让我们对更高效互动有了更多的期待,将网络社交礼仪赋予了新内涵。

“不学礼,无以立”,网络礼仪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网络文化、网络规则、网络文明,一些基本的网络礼仪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学习和遵守。具体来说,收到消息后应该及时回复;不在休息时间段拨打语音、视频电话;有急事,要征求对方的同意等。但与此同时,网络社交礼仪也在提醒我们,它不仅仅关乎“礼”本身,更涉及技术、时间、经验等。一些表情对年轻的用户来说具有特定含义,对老年人群体却并不适用,一些人有在线的习惯,更多人却存在不能及时看到信息的可能性。同时,诸如聊天语音还是文字,几点发送合适,事无巨细,没有准确的“度”,很难去界定。这些,都体现了其多样性、复杂性。

“礼”的精神是相通的,是尊重、是坦诚,但具体的仪节和表现,因人而异。如果忽视了网络社交礼仪的独特性,把“社交礼仪”当成一种必然,把“及时回复”当成必须是“秒回”,表现开心一定要“哈哈哈哈”而不是“哈哈”,不但可能给双方造成压力,甚至还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引发“职场危机”“情感矛盾”。有网友心酸地说:“交流便捷了,理解却是如此之难,以致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加戏’。”可见,片面地理解网络社交礼仪,可能陷入另一个误区。

网络社交礼仪,应该有“仪”更重“礼”,“仪”是外在表现,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但“礼”的精神不变。这样看来,关于“秒回”,我们就大可不必心酸地感叹“我回复你是秒回,你回复我是轮回”了。(魏晓敏)

始于“偏好”,终于“套路”

网络时代,一套新的社交礼仪正在被建构。比如,微信信息要“秒回”,聊天时不要发句号,谨慎使用微信表情包,发语音要征求对方意见……这些礼仪有的被广泛认同,有的尚有争议,有的博人一笑,却也或明或暗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行,形塑着我们指尖流出的文字与符号。

社交礼仪必然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网络社交礼仪自然是现实社交礼仪的延伸与重塑。以“秒回”为例,在现实面对面的场景里,与人对话当即就会有回音。若对方默不作声、爱答不理,你心中肯定会觉得此人无礼,这其实就构成了“秒回”需求的心理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你在判定对方无礼时,一定还参考了他的表情和举止,而这些恰恰是网络社交你所看不到的。这个时候,你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就会直接决定你的判断:若你是个敏感的人,可能已“脑补”无数故事;若你是个阔达的人,就不会把“秒回”与否当回事。也就是说,网络社交缺乏实景体验,也就缺乏多方位信息,各种判断更容易为个人“偏好”所左右,所谓的礼仪也不过是寻求群体身份的认同。

我们不难发现,网络社交礼仪存在着群体性特征。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适用礼仪。以表达赞美为例,用户在斗鱼会狂刷“666666”,在B站可以说“UP主请收下我的膝盖”,到了虎扑可能就是一句“老哥真不拿大家当外人”;同样的事情,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适用礼仪。以经典的“微笑”表情为例,给父母发,他们会以为你在微笑,给不熟悉的人发,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呵呵”。与基于传统文化、物质空间的现实社交礼仪不同,网络社交礼仪是动态的、多变的,我们在不同礼仪中适应、调整,个人的群体身份和自我归属也在悄然转变。

既然始于“偏好”、逐于“认同”,网络社交礼仪就难免有狭隘的一面。我们看到,重庆一家装饰公司的员工因为在微信聊天中给客户发送了“微笑表情”,被认为说话阴阳怪气,惨遭投诉;浙江一员工和老板聊天时使用了“嗯”,被老板批评是不懂基本的微信礼仪……当你只根据一两个表情符号,是否多一个字的语气词,抑或是一秒钟还是一分钟回复信息,就可以对一个人的品行下结论的话,这样的礼仪将是何其武断!若人人都按照这样框定的礼仪去沟通交流,统一用“嗯嗯”表达“我愉快地知道了”,用“好哒”表示“我开心地同意了”,恐怕终是无法逃脱形式主义的窠臼,唯见套路满满,难遇诚意十足。

人际交往,贵而有礼。网络社交还是需要礼仪的,但这礼仪不应拘泥于一两个字的差别、回复信息的快慢,更重要的是推崇彼此尊重的平等对话方式,实现媒介形式上的话语平等。毕竟,有效打开交往,减少交往摩擦,才是社交礼仪的核心价值。(颜云霞)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