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体育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分值和语文、数学、英语主科同为100分……前不久,云南省发布的一项中考改革方案引发热议。如何才能让体育与教育目标相适应,更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期大家谈,我们刊发三篇来稿,和读者一起讨论体育教育的提升之道。
——编者
补齐体育教育短板
熊宣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落实这一要求,不仅要在认识层面改变体育课不受重视的现象,也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突破体育教育的瓶颈。
笔者所在的大别山老区某贫困县镇级中学,受限于经济收入、交通状况、社会资源等诸多因素,直到现在都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体育课都是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兼任,教学安排以跑步为主。体育教育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也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偏远乡镇学生的体育教育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补齐体育教育的短板、破除与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环节,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急于求成。各地紧扣自身实际,突出创新二字,在人才培养、设施完善、优化内容等环节下功夫,才能为体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体育教育不能功利化
杨一夫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的在读硕士生,切身经历告诉我:加强体育教育,夯实身心基石,是一辈子的事,也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事。体育课绝非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强基固本的必修课。通过体育教育,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养成,另一方面,把身体锻炼好,才能更好投入学习和工作。近年来,“小胖墩”“小眼镜”等现象引发人们忧虑,青少年的体质欠缺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这需要包括体育老师在内的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体育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本身。云南提升体育考试分值,背后的理念值得点赞。同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学校同样要摒弃“分数思维”,避免体育教育功利化,否则只会与政策本意背道而驰。只有科学定位体育教育目标,精心安排体育教学项目、准确评估体育教学质量,才能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抓体育还须先减负
庄永明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中学普遍存在体育不受重视的现象。云南省的中考改革方案,以考试指挥棒倒逼学校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重视教育、忽视体育”的根源,不在于缺乏共识,而在于“书包分量重,有时背不动”的现实。比如,平时课业多、没时间锻炼,升学压力大、没兴趣运动,等等。这一现实的存在,导致一切以分数优先,结果只能是“作业量挤压运动量”。从这个角度讲,教育不减负,体育教育就难开展、收效差。让体育教育走出尴尬,关键要从教育减负抓起。
课业减下来、体育抓上去。体育课程设置如何紧贴学生实际,满足健康需求?体育课堂如何融入生活,涵养学生体育意识、长久提高学生体质?把这些问号拉直,还需完善方案、健全制度、抓好落实,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确保体育教育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