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载人航天、卫星通信、火箭技术等多个领域硕果累累,令国人备感自豪。这些成就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中国自古就对浩瀚的宇宙一直都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从战国屈原的《天问》到唐代李白“把酒问月”,再到宋代苏轼的“千里婵娟”;从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夸父逐日等一系列神话故事到文曲星、太白金星,福禄星等以此来寄托美好希冀,无一不荡漾着古人的浪漫与向往。古人对太空几千年来的探索,我们今天的航天人终于给出了准确的回复。
读完《筑梦九天》一书后令我思绪万千,深受“航天情”的感到与鼓舞。它回溯过去65年航天器的更新换代,生动的描绘着一代代英雄的艰苦奋斗。俨然就是一部辛酸史、一部创造史、一部工匠史,一部拼搏史!
牛顿说:“我之所以看的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我想说,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屹立东方,是因为无数航天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耗尽毕生用厚实的双肩承载起来的。65年的峥嵘岁月里,那一组组的数字是历史性飞跃最真实的写照。从零到几十号运载火箭十一个系列的大家族;从最起初的长征一号的29.46米到长征七号的60.13米;从第一代航天员的21小时23分、60万千米的太空行程到不久前完成的6个月的太空驻留任务;从仅凭电线杆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到如今海陆空天全方位多体位精准对接。从1956年至2021年,中国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航天运载器等领域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圆满完成了百次航天发射任务,打造出一张张耀眼的中国名片。
“嫦娥”登月不再是神话,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完成了中国航天事业以及亿万中华儿女翘首以盼的登月梦,也同时创造了神话。探月任务可以说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上九天揽月不再是一个梦想、一种豪情,而是指日可待的未来。中国不再仅凭美国赠与的1克土壤做科研,我们从月球了2000克的土壤,成为全球第三个成功取回月壤的国家。“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卫星事业的“第一棒”,回溯到六七十年代,全国一盘棋。60万民兵从南到北绵延数万千米,日夜守卫在每一根电线杆下,调用全国近60%的通信线路,终于成功的将“东方红”在太空传扬。这无疑不展示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历经沧桑,如今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北斗,泽沐八方。“三不走”发展战略逐渐形成,北斗让我们不再被动,更是在工程建设、农业、海洋、金融,防火救灾和数据分析领域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时间在飞逝,中国在崛起。2021年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成为首次探测火星就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的第一个国家;中国的航天发射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精准布控的历史进程,拥有5个发射中心的大家族;卫星与航天器成功发射的背后,更是有着一批海上功臣——远望号海洋测量船队。这些案例无不把中国的航天道路展示的淋漓尽致。
中国的航天事业不停不息,永续篇章。航天的传奇由党和人民的书写,一代代奋斗者为此奇作填上神来之笔,他们是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科学家、是视死如归的航天员,是一位位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就如“两弹一星”功勋章获得者钱骥先生所写:“事业就是生命,甘当铺路石。”航天奇迹是无数航天者默默奉献一生所创写。“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呕心沥血,奉尽一生,是中国航天道路的开荒者。他们还有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先生,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任新民先生,造星事业的奠基人赵九章先生,造了一辈子“中国星”的孙家栋先生等等太多的航天英雄,他们的事迹载入史册,永垂不朽。航天新秀们也将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再创属于中国的辉煌。
历史上,中国人曾经错过了航海时代。今天我们相信,中国人不会再错过航天时代。我喜欢这样一句话:我虽然轻如鸿毛,但也要以羽毛的方式去承载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名预备警,我也要不懈努力、奋力进取,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科技的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民服务。”
(作者:吉九贇 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一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