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别把申遗成功当“政绩”
2017-07-12 10:0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对此,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不要把申遗成功作为“政绩”。(7月9日新华社,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28518)

  从我国拥有首批世界遗产,到现在已经30年了。30年来,凭借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发展所形成的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特征鲜明、分布宽广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地的努力,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在世界上已经居于领先地位。如何看待申遗成功,刘玉珠局长的表态,传递出了一系列的明确信号。

  不把申遗成功当“政绩”,就是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到申遗成功后的管理、保护和传承上。申遗成功当然值得高兴和庆祝,但理性的说,申遗结果并不能作为终极追求。她只是表明,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管理、保护和传承得到了世界认可的标准。因此,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吸收国际理念,学习各国成功经验,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这些遗产所在地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申遗成功意味着这些地方的责任义务更重。

  不把申遗成功当“政绩”,就是要让更多人感触这些文化遗产。不能否认,申遗成功是一块金字招牌,对于提升地方的整体旅游形象,拉动地方的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一些地方热衷申遗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这样的想法并非就是过错,他可以增强地方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动力。但是,只把申遗成功当成摇钱树、聚宝盆,却是错误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是地方珍贵记忆的保存,能够提升所在地方及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能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和信任,推动各国各地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因此,在保护和传承好的同时,让更多今天的人以及后人能够欣赏、感触这些文化遗产,共享这笔财富,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随着申遗工作要求日益严苛,世界遗产委员对各国世界遗产申报数量的限制,申遗之路将会越来越艰难。这对于还在准备申遗的地方来说,是个坏消息。但仔细想来,申遗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保护文化遗产的标准,照着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把文化遗产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更高水平,那不也同样是无冕之王吗?

  不把申遗成功当“政绩”,也不把申遗当成惟一追求,切实把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才是惟一正确的方向。申遗,只是一次考核而已,这是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

  关育兵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