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小小“黑包”彰显为民“初心”
2018-01-03 09: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在四川省剑阁县,行走在扶贫一线的乡村干部随时都带着一个印有特殊标志的黑色挎包,里面装着《党章》《脱贫攻坚微读本》《涉农惠农政策指南》和民情笔记等10余个文件和学习材料。他们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包包干部”。(新华每日电讯 1月2日)

  由于部分群众对扶贫政策缺乏足够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读,导致对村组决策不理解,乃至“不买账”。剑阁县槐树村的“第一书记”张轩,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家经济非常困难”“贫困户标准是啥”“背后肯定有黑幕”……面对村民尤大姐的一连串地质疑和指责,张轩并没有动怒,只是从黑色挎包中取出《脱贫攻坚微读本》,给尤大姐耐心、细致地解释起来。一番交流后,尤大姐的情绪渐渐平复。

  “包包干部”的“黑包”虽小,但关键时刻作用大。开展群众思想工作来不得半点威逼利诱的“权宜之计”,也绝不能对群众思想问题视而不见、敷衍了事,更不能以权压人,强迫接受。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需要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中,不打折、不变样、原原本本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扶贫政策,从而消除可能出现的抵触情绪和猜疑心理。靠什么说服群众,消除抵触和猜疑,一则晓之以理、二则动之以情。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摆清楚事实,讲清楚道理。群众自身是什么个情况,党的扶贫政策又是怎样规定的,一一比照,有理有据。正是借助小小“黑包”,张轩得以沉着应对群众的质疑,消除群众的猜疑。事后,张轩坦言,脱贫攻坚任务重、政策多,精准识别工作标准时有调整,而村组干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进村入户常常被问得哑口无言,“背起‘包包’后,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小小的“黑包”,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美观却很好用,有助于基层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好务。比如,面对群众咨询时,有备无患,沉着应对;回应群众质疑时,一一对照,有理有据;宣传党的政策,不变形、不走样;听取群众的意见、愿意,及时记录、不忘记。一个个行走的“黑色挎包”亮的是身份,背的是责任,接受的是群众的监督。看似不起眼的小小“黑包”,却充分凸显出基层干部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决心”、不骄不躁开展群众工作的“耐心”和“为民谋利益”的拳拳赤子“初心”。“包包干部”背起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包包,更是把为民服务、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责任和担当背上肩头、记在心头,我们呼吁更多时刻不忘人民、情系人民的“包包干部”。(作者:郭江凡)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