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设备“大架子”光秃秃立在田地,电机、变压器等配套设施难觅踪影;保护抗旱水源井的铁皮房破败不堪,电线杆“有杆无线”……近期,半月谈记者在黑龙江林甸县采访发现,当地投入上亿元建设的部分农田公共基础设施丢的丢、坏的坏,“老百姓用不上,国家花了冤枉钱”。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是关键。一段时间来,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补齐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然而,个别地方也出现了农田基础设施“睡大觉”的怪象——部分农机设备“建而不用”“建而难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更影响了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供需不匹配,大型喷灌设备并不适用于地块分散的区县,而当地依然盲目上马。再比如,建管不协同,部分地区在建设前并未征求村民的意见,而建成后又疏于管理,导致设备面临“吃灰”处境。这背后,政绩观错位难辞其咎,极个别领导重“显绩”轻“潜绩”、重短期轻长远,对基础设施发挥的效果缺乏持续关注。
让“沉睡”设施变“发展活水”,要把好建设关口。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基础设施、如何布局与选址……这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不仅需要为政者发挥领导职责,也需要当地群众的集体智慧。所以,各界务必通力合作,精准识别当前农业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方案、有效推进落实,严防出现“钱花了、人走了、工程废了”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用,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
让“沉睡”设施变“发展活水”,要做好管护“下半篇文章”。有人说,农田设施“三分建、七分管”,建好更要管好。循此思路,一方面要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行管护。另一方面,要建立村级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专项资金账户,每年按时下拨部分资金用于管护。不容忽视的是,广大农民是农田基础设施的直接受益者,自应树立起群众管护的主体意识,增强自身在管护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实现乡村公共基础设施“重建重管、管建并重”。
建好用好农田基础设施不是“一锤子买卖”,既要抓当下,又要立长远,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切实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静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