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国家最强盛。纵览中华民族的历史,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什么时候团结一致,什么时候就众志成城、兴旺发达;什么时候不团结,什么时候就一盘散沙、任人欺凌。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召唤。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需要在“来来往往”中培育土壤。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需要在“说说唱唱”中细流滴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以“细流滴灌式”的宣传教育推进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爱我中华的种子必将扎根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深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需要在“聚聚聊聊”中真情浇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走越近。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跨越语言文字障碍,打破地域局限,促进各族群众正常交流。各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感情上更加贴近各族群众,常去基层一线走一走,常到群众家里坐一坐,常同各族群众聊一聊,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多了解群众的期盼,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做到凝聚人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伟大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我们要把民族团结的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大,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传统代代相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陆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