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2021-08-25 14:16: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1
听新闻

□李群

2021年6月27日拍摄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50多年,一粒绿色“种子”伴随着“一棵树”,长成了“一片海”,升华成“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 是绿色林海中的红色使命,是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党的号召、忠诚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他们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的历史使命,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时代重托。塞罕坝人孕育出点染江山的葱茏绿意,筑起了生态屏障,他们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50多年来,塞罕坝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林场是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一本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是绿色发展的典范。2017年12月,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这不仅是对塞罕坝人的肯定,也生动诠释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这是著名作家魏巍当年在塞罕坝留下的诗句。今天,塞罕坝林场的森林旅游、绿化苗木产业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林场每年提供临时社会用工超过15万人次,创造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绿色苗木、山野特产采集和销售、手工艺品等产业,每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从茫茫荒原到绿色海洋,再到开出致富花,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塞罕坝唱出了一曲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壮歌,也书写了一部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传奇。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我们更要像塞罕坝人那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握牢“交接棒”、跑好“接力赛”,久久为功,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今天,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塞罕坝精神,攻坚克难,接续奋斗,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美丽中国的画卷更加动人。

标签:
责编:国亚妮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