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美重在心灵,城之美重在质感。建设美丽江苏,美得“有质感”是核心要义。有没有质感,关键看一座城市对细小之处、弱小之人、微小之事的态度。只有关注关爱“微小”,方能体现城市“大美”。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也正在做得更好。
妥善利用“微小空间”,增添城市颜值靓度。我们的城市不缺高楼大厦、城市地标,缺的是对边角地带、闲置空地、退让空间等零散区域的合理利用。而这些“微小空间”,不仅是能解决群众休闲娱乐空间不足问题的“潜力股”,也是最能给城市颜值加分的“隐秘角落”。在南京,一些单位对这些“微小空间”的利用很重视,花了很多心思。比如,有的地方搭建集装箱房,以解决老旧小区居民公共室内活动空间不足问题;有的地方将铁路沿线和临河堤顶道路退让地带、高架桥下、闲置小山头等打造成街头绿地、口袋公园或者公共停车场,将这些未被妥善利用的 “微小空间”变成服务群众的“创意空间”,既整合利用了资源,又点缀了城市的美。
温情关怀“弱小群体”,彰显城市发展温度。城市文明的程度,从尊重“弱小群体”开始,体现在给弱小群体以生存空间和尊严。国庆长假期间,一则微博引发社会广泛热议,内容是无锡火车站为因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等问题而无法出示健康码的乘客设置了专用通道。这一人性化的暖心设置,温暖了许多老年朋友,感动了无数网友,是对公共服务温度的最好诠释。今年8月20日正式施行的《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增加了“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和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爱心座椅、轮椅、母婴室、自动体外除颤仪等便民设施”等内容,通过立法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博爱之都的温暖和力量。
强力推进“关键小事”,提升城市精神高度。民生情怀是城市精神的应有之义。对利民之事、惠民之举、安民之策越是重视、抓得越紧、办得越好,越能体现城市的政治站位和精神品格。实施长江禁渔退捕以后,江苏省针对退捕渔民生活保障出台了3个100%的社保政策;为做好《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工作,南京提前一个月高规格召开市、区、街三级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出台3个管理办法、4个专项规划及相关导则;在推动复工复产上,南京江北新区率先推出《关于做好理发店等民生配套行业有序恢复营业的通知》政策,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中不仅对村道修建、村厕改造、污水处理等每一个细小环节坚持高标准、狠下绣花功夫,还建立纪委跟进监督保障执行机制。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键小事”的用心用情用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世间大美必聚于微。只要把城市里每一个微小单元扮靓扮美了,每一个细小事情做好做到位了,让每一个弱小群体感到暖心,就会托起一个大美江苏。(张远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