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临近。很多人关注到防灾减灾日的图标,是由彩虹、伞、人三个元素组成,蕴含着希望、保护、“众”人携手防灾减灾救灾的深刻寓意,也体现了“大自然虽不可控,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朴素哲理,这正与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相契合。
内外兼修,增强“防”的能力。在特大洪水、非典、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呈现出了群众基础好、动员能力强、抢救效率高等优势。然而,灾害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来得顽固和猛烈。当前,疫情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全力补足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短板。既要修炼“内功”,听取各方意见,认真分析症结,反复研讨论证,不断打磨完善;又要善于取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汲取他国宝贵经验和有益做法。通过内外兼修,织密打牢应急管理体系,构筑滴水不漏的“防护罩”,使我们能够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灾害突变。
精耕细作,提升“减”的质效。相对于“防”和“救”,“减”这个概念相对陌生,但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减”是“防”的延续,又关联着“救”的成效,有必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当下正值汛期,加之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不断增大,面对双重“考验”,我们应多点“绣花功夫”,少点“大差不差”,瞪大发现风险隐患的“火眼金睛”,增强识别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把每一类风险灾害的应急预案都研磨透彻,预演到位,为救险抗灾提供支持和保障。这样既能降低救灾成本,减少损失,也能更大程度地保障改革发展成果,使广大干部群众安心生产生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众志成城,彰显“救”的道义。我们永远铭记为抵御特大洪水用身躯筑起“生命堤坝”的人民子弟兵、为抗击非典而英勇牺牲的白衣天使、为救助汶川灾民不惧危险的广大志愿者,还有发出“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豪迈誓言的党员先锋,他们在一次次“大考”中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抗险救灾,就是需要这样的“尖兵连”“敢死队”奋不顾身地冲上去,越早一刻,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作为普通一员的我们,也是抗险救灾的一分子,国有召唤,当义不容辞,以最大的决心和力量筑起抗击灾害的“钢铁长城”。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我们期待、我们参与、我们努力,一同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让我们的家园永远安宁美好。(林海澄 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