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西湖换柳”为城市治理上了生动一课
2022-05-20 09: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西湖七棵柳,牵动众人心。在经历了市民质疑、部门解释、政府致歉、柳还“断桥”后,杭州市近日又召开民意恳谈会,虚心听取意见,深刻反思失误。这场“西湖换柳”风波,给政府和公众都上了一堂生动的城市治理课。

政府、社会和市民是城市治理的“铁三角”,三方保持良性互动才能形成最大、最稳合力。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曾明确指出,城市发展必须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忽略了这一点,城市治理就可能出现各方不同频、不同步的问题。

“西湖换柳”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但并非孤例。据媒体报道,在“断桥”移柳之前,景区管理部门在没有对外发布公示、征集民意的情况下,已经更换了“柳浪闻莺”景点处的少部分柳树,只是在当时没有引起关注。而在更早前,管理部门在修葺西湖边景点“秋水山庄”门楼时,也因出新不当遭到市民批评,后来又火速“复旧”。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反映出,管理部门在决策中确实存在与市民间互动不足、听取民意不够等问题。现在,当地政府闻过则改、兼听则明,值得肯定。

在城市治理中,一些地方何以屡屡忽视民意、招致民怨?仔细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认为“小事不需要扰民”,殊不知,有些“小事”其实事关公共利益和公众感情,处理不当就可能变成人人关心的“大事”。二是认为“这么做都是为大家好”,殊不知,“大家的事”理应“大家商量着办”。三是认为“事事都商量会影响效率”,殊不知,衡量城市治理的绩效并非只有效率一个标尺,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评判尺度。

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背后的理念却大相径庭。“城市管理”强调政府管理,体现管制思维;“城市治理”强调多元参与,展现共治理念。城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从告别政府唱“独角戏”开始,走向政府、社会和市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 “大合唱”。一个“共”字,道出了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根本要义。

现代城市的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复杂,治理理念和手段需要不断应时而新。而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并且应当围绕“人”的需求、按照“人”的意愿展开。大到城市规划、交通布局,小到小区出新、景观改造,政府都需要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办好众人之事。如果事关城市发展大计,就更要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寻求城市治理的“最优解”。

(左中甫)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