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审丑之风”就该“一夜凉凉”
2021-08-24 10: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立民  
1
听新闻

这两天,一个名叫徐勤根的“高质量男性”,以其怪异的妆容、做作的神态、夸张的话语,迅速成为“新晋网红”。随后,他在微博上开设了付费粉丝群,粉丝群月费2.5万元,采访要价25万元。日前,其微博账号已被禁言。

从火遍全网到“一夜凉凉”,这位“高质量男性”真是“来得快也去得快”。从徐勤根被曝光的一些信息来看,有关部门和相关平台可谓调查细致、出手果断,避免了更多人被“割韭菜”,这一做法值得点赞,也为后续处理此类事件提供了参照。

复盘徐勤根的网红之路,不难发现,徐勤根火了之后,不仅吸引了一大波“吃瓜”群众关注,还有直播平台专门为其开设“求偶专场”,知名品牌找他做商业广告,甚至有一些明星,拍摄视频模仿他的动作、妆容等“蹭热度”。

这些年来,网络红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审丑”成为某些人的“时尚”甚至“日常”。网红们以出格出位、装疯卖傻的言行吸引人们注意力,各大平台以技术支持或花式营销等手段加持助力,看客们蜂拥而至。

徐勤根式的“审丑”走红,本质上是哗众取宠、以“丑”渔利。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做法受到关注和追捧,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口味、喜好甚至价值观,是否出现了偏差?特别是明星等公众人物,更不能把低俗视为幽默和时尚,逐“丑”助“丑”而不自知。

如果让一个徐勤根变现成功,就会有无数个徐勤根跟风而来、逐利起舞。确实,如果“黑红也是红”“流量就是钱”成为颠扑不破的公式,那么高雅就会在低俗面前败下阵来,“劣币驱逐良币”成为现实;即便这种热度是短暂的,风吹过后只留一地鸡毛,终究于网络内容和舆论生态有害无益。刹一刹“审丑”之风,让网络环境变得风清气正,平台方必须扭转“流量为王”的逐利导向,对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低俗趣味的集散地;而作为“吃瓜”群众,也应克服“信息茧房”的裹挟和惯性,别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