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读懂城市的“年轻指数”
2021-04-07 09:4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立民  
1
听新闻

网红名师张雪峰“逃离”北京、落户苏州的消息近日登上“热搜”。“我孩子的入学问题已经解决”“公司离家只有6公里,工作、生活、孩子教育三不误”……为何选择苏州?从他本人的描述中不难找到原因。

80后创业者张雪峰,在世卫组织的定义中,仍属于“青年”范畴。有专家认为,评价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后劲与活力,“年轻指数”可作为一个重要依据。在连续几年的《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中,我省排名总体偏上。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方面,我省不少城市还有不小提升空间。

有分析认为,年轻人越多的城市或区域,其创业活力就越旺盛。比如,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涌现出大量高科技企业,而近20年没有再出现新的大型企业,很大原因在于年轻人比例的下降。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人越来越“稀缺”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各大城市“抢人大战”愈演愈烈的一大原因所在。

为了吸引年轻人才,很多城市推出人才新政,力度空前、诚意满满。比如,南京“挤出10亿元,宁聚10万人”,为企业购买年轻人才“入场券”;苏州提出“只要别的地方能给人才的支持,苏州不仅都能给,而且还可以多一点”的“N+1”理念;等等。但从全国大中城市此前几轮“抢人大战”的实效来看,诸如“零门槛落户”等政策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这也启示我们,提升城市对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是一道综合考题。相比眼前可见的短期利益,长远的发展空间更应被重视和考量。

提升城市“年轻指数”,要做好“软环境”的加法。对新经济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开放度与支持度,可以有效提升非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张雪峰在苏州成立的公司,成功入选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享受项目资助配套、上市辅导服务等,创业环境非常友好。此外,个人发展空间与可能性、包容与便捷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和娱乐选择等“软环境”,都是吸引年轻人才的重要因素。

提升城市“年轻指数”,要做好“硬成本”的减法。去年7月,我省发布《关于开展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的意见》,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覆盖青年人才从“起跑”到“起飞”的各个阶段,精准突破青年人才的“关键难处”。对城市来说,能否切实为年轻人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服务保障,是留住人才、释放人才潜力的重要前提——“站稳脚跟”才能“振翅高飞”。

得年轻人者得未来。读懂城市的“年轻指数”,赋予每一个年轻人实现梦想、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的城市才会更有活力、更有未来。(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