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里面有大文章!作为知名品牌,福建沙县小吃目前在全国开有8.8万家门店,形成500亿元左右的产业规模,带动沙县及周边县区至少20余万群众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福建三明考察期间,再次对沙县小吃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如何做好小吃里的大文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民以食为天。中国疆域辽阔,从沙县小吃到兰州拉面,从扬州炒饭到陕西凉皮……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类小吃,不仅成本低廉、价格实惠,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味觉的需求,还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记忆,体现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小吃冲破地域局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沙县小吃坚持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之路不断做大做强的成功经验表明,做优地域特色、做强品牌经营,拉长产业链、锻造服务链,不仅能有效带动就业创业,还能很好地助推城市化和乡村振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传统鱼米之乡,江苏跨江滨海,13个设区市各具特色,各有自己的独特小吃。无论是南京盐水鸭、镇江锅盖面,还是无锡小笼包、高邮咸鸭蛋……都有着叫得响的品牌、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味、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从地方小吃入手,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值得各地深入研究。
本报近日《 4万小店“炒”成百亿产业》一文报道了我省邳州炒货产业的案例。数据显示,邳州当地炒货从业者已达10万人,“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在全国各地开有4万余家零售店,炒货年销售额近400亿元,占全国15%。令人深思的是,尽管销售火爆,但相比沙县小吃这样的影响力,大部分江苏人并不了解邳州炒货的“前世今生”,可谓圈内有口碑、圈外尚无品牌。
事实上,传统小吃产业往往面临“散”“小”“弱”等问题,当地政府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引导十分重要。以沙县小吃的壮大发展为例,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当地就先后成立“小吃办”、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小吃巡回法庭等,从各个层面为沙县小吃发展排忧解难。试想,如果缺乏引导或者引导不当,沙县小吃恐怕很难有今天的发展局面。最近,“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的消息登上热搜。作为一个百年老字号,因为负面新闻不断,曾经风光无限的天津“狗不理”发展日蹙,天津之外的门店纷纷关门,其中原因很多,但有关地方和部门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扶持恐怕也是重要因素。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省,邳州炒货从传统小作坊、夫妻店,到成立炒货企业“抱团”发展,再到瞄准规模化现代产业集群,走上了以品牌为基础整合上下游,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壮大之路;扬州更成立了“世界美食之都”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全球视野,鼓励美食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推动美食与制造业、农业、旅游、文创、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站在“十四五”新征程的起点,由衷期待更多江苏地方小吃,抓住消费升级的时代趋势,做足品质提升、产业兴旺、牵引地区发展的大文章。(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