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他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会议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列出了时间表,也画出了“施工图”。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具有高碳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3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可以说,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硬战,有待我们每一个人去拼、去抓好落实。
打好打胜这场硬仗,离不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这场硬仗没有旁观者,只有局内人。
打好打胜这场硬战,要有决心更要有行动。以铁路部门为例,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就曾提出,推动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也承载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担当和使命。为此,自2018年以来,铁路已实施为期三年的货运增量行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打好打胜这场硬仗,是压力也是机遇。当前,煤电碳排放占能源排放总量的40%,控煤电是碳达峰的最重要任务。据有关数据显示,一辆运输煤炭的大型货车尾气产生的污染相当于200多辆小汽车排放的尾气,且产生大量的扬尘。货运“公转铁”后,可使公路通行沿线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每天减少50吨,降低PM2.5年均值2微克/立方米以上。可见,铁路货运增量,于铁路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能为碳达峰、碳中和注入了“铁”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可以肯定的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必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汇聚起更磅礴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胡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