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紧急集结,星夜出发,驰援河北。1月7日21时56分、22时37分随着MU9003和GJ6001航班先后降落石家庄机场来自江苏、浙江两省的209名核酸检测医疗队员冒着严寒抵达燕赵大地。
疫情之下,没有天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情牵河北,1月7日19时,江苏省检验医疗队106名医务人员携带设备、耗材、防护物资从南京禄口机场奔赴河北,103名浙江援河北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连夜出发驰援河北。星夜时分,寒潮阵阵,他们用逆“疫”前行的脚步汇成了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奏响了温暖人心的战“疫”音符。
星夜驰援,彰显制度之热和人性之光。1月7日,接到驰援任务2小时后,浙江援河北医疗队就组建完毕,不到6小时,队伍集结完毕,同时携带了25套设备食品以及25万份核酸检测试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说到底,每一个奔赴战“疫”的脚步,是因为民之所向与政之所往,是我国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也是“生命重于泰山”的中国行动。白衣执甲,一声令下,就只有不惧不退的责任与担当。
星夜驰援,彰显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来自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李航说:“中午交接,夜里出发临行时才抽空告诉亲人”。在机场,李航向党支部提出了庄严的入党申请,表示将以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不辱使命。明知是战场,却义无反顾与家“逆行”;明知前路艰辛,却选择在防疫前线磨砺青春。这是青春的担当,是一颗赤诚的初心。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关键时刻,他将责任凌驾于亲情之上,用实际行动书写下了诤诤的入党誓言。
星夜驰援,奏响寒冬最暖心的音符。这是战“疫”的江浙行动,也是举国上下齐心战“疫”的最美缩影。6日晚,大连海洋大学的志愿者们在大雪中,给封闭在宿舍楼的学生运送防疫物资,照片刷屏全网;全国“青马工程”学员王官长升在得知大连发现4例无症状感染者后,主动申请进入隔离酒店;“家里有弟弟尽孝,我在这里为国尽忠”,在核酸检测工作中接到母亲去世消息,护士张丽芳却决定留下来……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汇聚萤火之光,照耀整个星河。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一个个温暖而坚毅的身影,是奋斗精神的有力彰显,亦是爱国情怀的生动注脚。有这样的星夜驰援,有这样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胡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