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紫金e评:“暖冬”不是梦 南方不再“南”
2020-12-03 13: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尹贵龙  
1
听新闻

又是一年供热季,南方供暖太“南”了。近期,随着北方各地供暖季陆续开启,每年此时都会被拿来热议一番的“南方供暖”话题又火了起来。

说到供暖,北方老百姓都比较熟悉,南方人对此却是另外一番感受。“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一波波冷空气,让“取暖靠抖”的南方人直呼“冻得受不了”。“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央视名嘴朱广权无疑是无数南方人的“知音”,将他们对暖气的期待刻画得淋漓尽致。“东西南北中、我想过暖冬”、“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近年来南方百城冬季供暖呼声日益高涨,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再次关注到了这个议题。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以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了一条集中供暖分界线。线以南,桔林经冬犹绿;线以北,乔木秋末多凋。分界线北边的城市由政府统一建设集中供暖系统。在集中供暖问题上,舆论聚焦的所谓“南方”,主要是指长江流域地区。这些地方的冬天比北方更难熬,最大特点就是潮湿阴冷。由于没有暖气,天晴家里比外面冷,天阴里外一样阴冷。这些地方的居民大多只能靠空调和电暖器度过寒冬,不仅取暖效果不好,而且消耗电力资源,既不利于节能减排,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南方供暖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温暖过冬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自古以来,“大庇天下寒士”就是一种朴素的民生愿望。尽管南方的能源种类、气候和生活习惯与北方截然不同,但随着社会发展,供暖不是奢侈品,而是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冷制宜,是应时之举。如今,不少南方城市以公众实际过冬感受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正在不断探索冬季供暖模式。燃气壁挂炉、空气源热泵、甲醇采暖炉、清洁煤及生物质炉具等各种清洁、环保、节能的供暖方式不断涌现,暖心又安心。一些地方通过市场杠杆“撬动”集中供暖,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南方供暖市场规模每年可达上百亿元。

“暖冬”不是梦、南方不再“难”。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981年至2018年,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1167万平方米增长至878050万平方米,增长超750%。随着科技的发展,南方地区不少家庭的采暖设备不断升级,供暖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从“看天供暖”到“弹性供热”,从“一城一策”到“智慧供热”,从暖宝宝到电热毯,从暖气片到壁挂炉,从全屋地暖到空气能热泵,越来越多人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走进温暖舒适的室内,南方老百姓温暖过冬正在成为现实。今年,“南方城市成暖气片销量增长主力”还登上热搜。《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南方地区将共有7006万户居民可享受到经济可承受的供暖服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加到9823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天冷,家暖!”这是点赞,也是期盼,更是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尹贵龙)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