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一位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要让群众成为“定菜单”“评菜单”“加新菜”的主体,使文化菜单更合口、更美味。这一观点给人以启示。
所谓“定菜单”就是确定“吃什么菜”,明确“提供什么样内容的文化产品”,这个要让群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菜”上席以后“口味”怎么样,“色香味”是不是俱全,文化产品的品相、内容、效果怎样,这个得由消费的人也就是群众说了算。所谓“加新菜”,就是创新“菜品”,文化产品要多出新,不能只是“老三样”。要让群众成为“定菜单”“评菜单”“加新菜”的主体,说到底,就是文化服务要多一些“群众点单”,多一些“用户意识”,多一些“顾客至上”。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水涨船高”。同时,人们对文化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在升级换代,人民群众更加期待更优质、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文化资源供给。如果不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变化,提供文化产品时还像从前那样,想当然地“一厢情愿”地开展工作,就容易导致不对群众胃口,甚至遇到“费力不讨好”的尴尬。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某演出团体送演出到村,却遭到冷遇。该村党支部书记说:“你们给我们送来一件裘皮大衣,可解决不了我们穿棉衣、盖棉被的问题。”这尽管是个案,但它生动说明,文化服务必须“看菜下饭”,让群众“点单”。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必须重视群众在文化需求方面发生的变化,掌握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克服想当然的主观主义。在提供文化产品前,可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畅通群众需求表达渠道,及时准确地收集群众的文化需求?了解需求后能不能尊重需求,做好从需求到文化产品的转化工作?如果现有可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无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又如何通过机制和资金等进行保障?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深思。
江苏“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精准惠民工程”,通过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开展订单式服务,在工程实施落地过程中,各地通过发放“文化惠民卡”等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也启示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多些“群众点单”方面,只要各地有意识就会有办法,只要做到位、做得好,文化服务的效果就会大大提升,“文化活水”就能真正流入“群众心田”。(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