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质疑领导“被打伞”是小题大做吗?
2019-07-09 14: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7月6日,一段疑似贵州黎平县九潮镇副镇长杨璟视察水灾受灾情况时,镇政府工作人员为其打伞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杨璟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身后有一人为他打伞,另一人扶伞。因查看灾情时还有专人打伞,被网友称为“好大的官威”“架子真大”。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报道显示官方回复媒体:“系群众主动”。如此,杨副镇长“被打伞”就有正当理由了吗?视频中,现场工作人员都一人一把伞,偏偏就副镇长没伞,还需要路人“出手相助”,明眼人都看得出理由太过牵强。

  更何况,就算领导视察“被打伞”,“群众主动”也不妥。若工作人员打伞或被解读成下属对领导的阿谀奉承,只怕“主动打伞”的群众使情况更为复杂。新闻透露,这位“过路群众”其实是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如此,这位群众主动撑伞的缘由,就更耐人寻味。

  领导视察,群众打伞,群众再主动也不是“挡箭牌”。身为领导干部,在视察洪灾的现场,如此坦然接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习以为常。只是,领导干部在抗洪现场如此泰然自若“被打伞”,落在群众眼里,“画风”恐怕好不到哪儿去。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帮忙打伞”这些人情世故的小事不足为奇,但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应时时处处注重自身言行。这雨中打伞,说到底,暴露的也是官僚作风。“打伞”与“被打伞”背后,官员的安之若素和习以为常,是权力观作崇,更是官僚主义的体现。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风问题无小事。说到底,领导“被打伞”引发群众质疑,还真不是小题大做。这也是一堂深刻的作风课,警示某些领导干部,唯有常怀为民之心,修身慎行,才不会对群众打伞习以为常,才不会让作风“被雨淋湿”。

  正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群众看在眼里、一言一行群众记在心上。副镇长抢险“被打伞”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给广大党员干部一个警醒:只有从一件件小事抓起,严以律己,只有在作风建设上“过得硬”,才能做到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坦坦荡荡。(文心衣)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