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别让“怪味” 坏了一锅靓汤
2019-02-28 08: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网红”故宫最近又出爆款产品了,这次是“故宫火锅”。有报道称,刚刚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故宫火锅”——故宫角楼餐厅受到食客追捧,目前电话预约餐位的“档期”已排到3月10日以后,想要在故宫吃火锅,只能去现场抢号。

  故宫火锅一座难求,再次向人们展示了“故宫”这个品牌的超强吸金力。在此以前,故宫放下身段,走出深闺,踏进商海,登陆市场,先后开发了“故宫咖啡”“故宫奶茶”“故宫口红”“故宫彩妆”等一系列文创及旅游产品。刚刚过去的元宵节,故宫还举办了一场上元夜灯会活动,受到热烈欢迎,一张原本免费的门票,被黄牛炒到9999元的“天价”。这些探索有力说明,公共文化品牌不能藏在深闺,只要理念正确、包装得法、营销得力,走向市场大有可为。

  但是,以“故宫火锅”为代表的故宫文旅产品在走向市场时,也要防止被个别“怪味”坏了公共文化品牌走向市场这一锅“靓汤”。具体来说,这种“怪味”表现为三个“味”:

  一是“腐味”。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借鉴和运用其中的有益因子,巧妙加以包装、开发,在唤醒文化记忆、满足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中推出一些文旅产品,对此应充分肯定。但如果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幌子,为“帝王文化”“宫廷争斗”“奢靡之风”涂抹“口红”,把封建糟粕当成“文化情调”来包装,则显然走错了方向。“朕的火锅”“三千佳丽奶茶”“康熙最爱巧克力”“奉旨点餐”会让人想到什么?显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只有去除“腐味”,传统文化的“火锅”才能愈浓愈香。

  二是“官味”。尽管“故宫火锅”受到热捧,但也有网友吐槽认为,“朕的火锅”尽管环境和创意不错,但价格太高,多少有些“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意味,“光汤底就128元,人均消费价格在200元左右”“等位时没有零食和水,和专业火锅店相比还有些距离”。不少文化单位尽管放下了身段,在市场化、商业化、大众化上有了长足进步,但如何真正像普通企业那样把用户当上帝、视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生命,在一些细节上再下功夫,依然大有可为。

  三是“串味”。故宫给人的是“文化味”,火锅给人的是“火锅味”,在故宫里烧“火锅”,会不会“串味”?这个问题不能不思考。从许多成功经验看,文化品牌进军市场,选择的突破口往往是与文化这个主业高度相关的关联行业,跨行往往容易“串味”,甚至导致失败。前几年,很多明星纷纷开起了餐馆、面馆,可热闹劲一过就门可罗雀,有的甚至血本无归。这启示我们,多元开发、经营拓展,一旦跨度太大“串了味”,味道就可能不会那么好。

  风险理论告诉我们,一件坏事如果事先就想到了并且有准备,那么,这件坏事就可能不会发生。应该充分看到,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一些文化单位,在文旅产品开发上走得很远也走得很好,只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怪味”,就能走得更好更远。(刘庆传)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