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是一个举国欢庆的好日子,这既是国家的“喜”,家庭的“喜”,更是微小到个人的“喜”。因此,国庆长假也成为中国人结婚的旺季。改革开放40年,随着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婚礼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0月3日,家住江苏如皋市搬经镇张芹村的夏桂红家清晨4点就忙活开了,夏桂红的女儿当天出嫁。夏桂红和妻子,还有几位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为婚宴流水席备菜,忙得不亦乐乎。上午8点半,穿着洁白婚纱、妆容姣好的女儿从如皋市区的婚纱店返回家中。眼前女儿待嫁的模样,夏桂红看着既激动又不舍。
28年前,他和妻子结婚时,城里人早已时兴“三转一响”,甚至有了冰箱、彩电、洗衣机三大件。而在农村,家里除了三间瓦房,啥都没有,为了赶个时髦,夏桂红拿出多年积蓄,这才买了一台收音机和一台缝纫机。结婚当天,妻子穿着一件红衣服,抱着两床被子就嫁了过来,甚至连张合照都没有。婚后,夏桂红和妻子有了独生女,女儿很争气,从小学习优秀,考上了南京的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知名国企工作,家里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夏桂红说,结婚是女儿的终身大事,不能丢了女儿女婿的脸面,城里人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两个月前,夏桂红就把闺房装修一新,照着城里婚房的标准,墙纸、吊顶、地板、窗帘……布置的清新雅致、宽敞明亮。
中午,一顿荤素搭配,健康十足的婚宴流水席后,女儿穿着婚纱,盖上红盖头,上了插满鲜花的婚车,被女婿接去了婆家。
望着远去的婚车队,夏桂红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欣慰地笑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全国,老百姓物质生活和思想观念都逐步发生改变,江苏的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为全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夏桂红这一代人,经历了从物质匮乏到生活富裕的转变,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居民带来的实惠。40年来,像夏桂红家这样的婚礼形式在江苏农村早已是“标配”,且婚礼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婚嫁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结婚形式的选择,间接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缩影。
接新娘时,女婿家给夏桂红家送来了两大箱的粽子、糕点和元宵,寓意“高中团圆”。婚宴流水席还要继续热热闹闹的摆上三天,让街坊四邻都来沾沾喜气。的确,无论结婚形式如何变化,人们对新人的祝福不会变,而爱情赋予婚姻的神圣也永远不会变。(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