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顾旅途,发现非遗无处不在,有人在苏州园林听了一段昆曲,有人在新疆品尝了一个烤馕,有人在内蒙古欣赏了一曲呼麦……这些都是非遗在旅游领域的体现,在国家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中国旅游报》7月11日)
之前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认为非遗就是老古董,保护非遗也只是那些手艺人的事。然而,非遗真是如此吗?近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方式不断宣传,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我们才发现,原来非遗也是这么有趣。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非遗也逐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线,成了人们的“心头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昔日的珍贵记忆,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技艺,无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乃至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如何将口口声声的“纸上谈兵”化为“挥毫泼墨”的实践,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加深文旅融合,是个极好的突破口。旅游日渐兴盛,人在旅途无论是视听盛宴亦或舌尖美食,都是以文化作为载体和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穿插其中,成为“吸睛”游客所在。荣辱与共、唇亡齿寒,两者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得加深文旅融合更加可行、便利,文化之于旅游是独特魅力,旅游之于文化是高速列车,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定能创造双赢局面。
当然,若想真正让非遗弘扬开来,走进千家万户,单靠政府的“一头热”是远远不够的,百万群众都应该参与到这场行动中来,掀起一场保护非遗的“全民运动”。尤其对非遗来讲,“后继有人”极为重要,关系到其存亡,所以培养非遗传承人群显得尤为重要,各地高校可依据自身力量,对有兴趣、有想法的同学进行集中培训,课堂教学、参观学习、展示交流并举,帮助大家提高创作实践水平和技艺传承能力,以更好地将传统民间艺术带进现代生活。回归生活才能使非遗得到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才能使非遗得到最久的传承,我们也相信时尚起来的非遗,其魅力无人可挡。
非遗就如一杯陈酿,历久而弥香,也如一本古书,既有“颜如玉”,又有“黄金屋”,更是如艺术一般,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非遗传承需要不断的新血液,文旅融合是个突破口,“互联网+”更是一个助推器,只有我们人人参与,定能让非遗光彩重现,时尚起来。(赵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