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卖房留学需理性,“心安理得”才是正途
2017-10-16 08: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日前,网络上发布的小莹卖房留学的事件引发了网友热议。事件中的小莹是一名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职场新人,前后在两家单位工作过,但都因为工作强度大而选择辞职并在家待业,靠父母资助生活。而就在小莹父母提出让其重新就业时,小莹提出了留学的想法,小莹父母均表示家境并不富裕,难以供养其国外开销。但小莹仍坚持留学想法,并打算卖掉家中的一套闲置房,双方就此陷入“冷战”。

  小莹的情况并非特例,离开大学校园,初入职场面临新环境,工作压力大常加班,因为这种种原因,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确会产生留学的想法。诚然,通过留学,一方面可以体验别国风土人情,深入了解一种新的文化,一方面可以暂时跳出“就业压力圈”,通过留学来为自身充电,学习国外科学文化的思维方式,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开阔眼界。但摆在小莹面前的,真的就只有留学一条路了吗?对其而言,留学真的就是一条“光明大道”吗?

  据今年8月一份招聘网站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近50%的“海归”初次就业税后收入低于6000元,68.9%的受访海归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但调查也显示,有着“海归”头衔的毕业生绝大多数能较容易获得第一份工作。

  首先应该承认,出国留学相较于在国内高校深造,有它特有的优势。这种优势并非“月亮国外的圆”,而是在于人生阅历的丰富,在于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于扩展社交圈,获得更多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外的高校一定比国内的好,也绝不等同于“海归”人才就比国内高校毕业生优秀。

  从客观层面讲,优秀的教育资源,一部分领域高精尖的科技,国外的一些名校与国内高校相比的确有其优势。但这许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很多领域的“金字塔”顶端已经可以看到中国的身影,国内许多高校在部分领域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端,甚至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这些不争的事实都能有力地证明国内一样可以学到世界一流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无论国内外,“名校出身”都不能与“优秀人才”画上等号。“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不努力,心浮气躁,名校出身这张通行证是必然经不起考验的。

  面对“留学”究竟该何去何从,为了留学是否应“下血本”?既要“就事论事”也要“心安理得”。

  应该说,对广大学子而言,留学是一项不错的选择,但不是必选项,也不等于“正确答案”。要答好“留学”这道题,既要“就事论事”,考虑家庭客观经济因素与自身实力,如果家庭经济允许,且自身实力过硬,结合国家公费留学项目与部分高校的专项奖学金,留学自然可以顺理成章。留学同样需要“心安理得”,要认清自身情况,理性面对自身“留学梦”。若是的确怀着学习的态度留学,目标坚定,计划周详,那么“下血本”式的留学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因为一时冲动,或“随大流”而让家庭“为情怀买单”,则需三思而后行。

  小莹事件引发热议是社会被“重金”与“留学”戳到了痛点,无论褒贬,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社会对“留学”的“偏见”。“重金留学”不是洪水猛兽,但同样需要一剂“退热针”,理性看待留学,理性选择留学,需要相关方政策科学引导,需要舆论媒体客观分析,褪去留学的“光环”,让留学回归“学”的本质。

  作者:杨云山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