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观众热衷为贪官“配型”源于电视剧太纪实
2017-04-12 08: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期,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了。不管线上线下,人们张口闭口就是“侯亮平”“高育良”“李达康”“祁同伟”,不少人热衷于“对号入座”,一一为剧中人物寻找“原型”。各社会阶层的代入感表现得如此强烈,从近年的影视剧作品来看,并不多见。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引来观看潮、评议潮,甚至人们津津有味的为剧中人物寻找“原型”,为贪官“对号入座”。(412日光明日报) 

  倒不是有些人吃饱了撑得慌,不懂得欣赏影视文艺,不懂得文艺的虚构性。恰恰是《人民的名义》的编剧周梅森,为了创作这部反腐大戏,曾深入监狱体验生活,甚至同贪官同吃睡。也就是说,这部电视剧基本为现实的“克隆”,剧中的贪官在现实中还真有“原型”。 

  近日,《人民的名义》总监制、总发行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主任李学政,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那个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剧中角色为高育良),张越就是原型嘛,既当过公安厅厅长,又当过政法委书记。每一个人物几乎都有原型,包括后面的腐败分子,京州市的检察长,原来有个天津的检察长也是腐败掉了。”既然剧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原型,能不让观众兴致盎然的去“配型”吗?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大火特火,不仅仅是因为“尺度大”,更重要的是剧中故事来源于社会现实。在反腐强力推进的今天,《人民的名义》只不过是引导人们去重温贪腐和惩腐的“报道”,不过,这种“报道”更有故事性、艺术性,让人看而不厌、观而不腻。 

  民众既需要虚构的文艺作品,也需要纪实的文艺作品,就反腐而言,可能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它不虚假、不矫情、不做作,客观、公正、地道。 (钱桂林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