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思聪的一条微博问答火了。网友花5000元向其提问,仅得到4个字的答复——熟能生巧,被称作现代版的“一字千金”。截至4月5日晚,这条提问已有18万余人围观。按照“围观一次1块钱,扣除10%平台服务费,博主和提问者均分围观收入”的规定计算,王思聪可坐收8万多元,“一字千金”短短几天就变成了“一字万金”。(4月7日中新网)
随着微博问答、分答、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平台的出现,付费问答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许多人不惜花高价提问。有人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知识变现的新模式——花钱向名人或专业人士提问,就有可能获得一对一的答复。对此,笔者很难持乐观态度。
从付费问答的模式来看,他不仅在于一问一答,更在于围观分成。正是这样的围观机制,提升了提问者的积极性。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提问者在提问题时,并不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吸引他人的兴趣。正如向罗永浩提问的网友所说,自己的问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要让被提问者回答,也要引起围观者的兴趣,“这样才能赚到钱”。在这样的目的之下,他的问题就变成了“大家都知道吹牛是你的强项,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件印象深刻的、至今你都记得的吹过的牛么”。这样的问题当然有关注度,但要说有多大价值,可想而知。
不止如此,付费提问,并非是按标价提问就会得到回答,他还需要被提问者愿意回答。如前所述,这就表明,提问者关注的问题,可能并不会得到答案;相反,被提问者关注的问题,才可能得到回答。这也是付费提问难以解决的尴尬。
更有人担心,趋于娱乐化的付费问答,有多大价值?有业内人士指出,泛娱乐类问题有话题性,但并非主流,平台只有拥有真正具备行业知识储备的专家,才能让用户持续提问并愿意为之付费。这样的认识看上去很美,但并不乐观。至少从目前来看,比较活跃的问答内容仍然是财经、健康、情感、法律、育儿等问题受欢迎。这些很难说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提问者只要愿意动动手指,并不难在网上找到答案。再加之60秒的限制,过高的提问价格,这都会影响付费问答的真正发展。更何况,真正的大方之家,也不屑于参与这样的浅层次活动。
所以,无论从付费问答的机制,抑或提问者、被提问者的态度来说,付费问答显然都是为泛娱乐化所生。想让付费问答成为知识变现的新模式,那是所托非人——至少现在让人看不到曙光。(关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