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连当两次“老赖”县政府有“三宗罪”
2017-04-06 08: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河南一县政府两次成"老赖"数千万征地款对不上账(4月5日新华网)

  常言道:“债多不愁,虱多不痒”,现在无论民间还是政府机构,有极少数欠账者仿佛是“大爷”,而且越来越“稳得起”。据新华网4月5日报道,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政府不仅是鲜有的“老赖”政府机构之一,而且还连续两次当上“老赖”,作为县政府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有图有真相。确山县政府2次被纳入“失信者黑名单”,一次是因“全部未履行”驻马店市人民法院(2017)豫1728执106号,另一次是“全部未履行”驻马店市人民法院(2017)豫1728执103号,新华网在4月5日报道时附了图。

  “第一宗罪”,确山县政府严重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公信力是建立在政府与群众互信基础上,群众信任政府,政府也要让群众信任,这是党的执政基础重要生命线。而确山县政府该支付的款项不支付,损害了群众利益,而且久拖不付不说,连输了2次官司也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不向原告支付应付征地款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被确山县政府打碎一地,该挨板子。

  “第二宗罪”,确山县政府对《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置若罔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法人单位,确山县政府输了官司,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书,藐视法院,损害原告利益,是公然挑战社会主义法治底线的严重违法行为,特别该挨板子。

  “第三宗罪”,确山县政府是对政务公开规定公然抵制。政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早有明文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及党政群工作部门实行政务信息公开,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去年12月,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其中包括土地征收、资金管理等信息的公开。然而确山县政府有4千多万征地款6年多来一直对不上账,法院要求其限期公开发放及使用情况,但确山县仍然置之不理、拒不公开,“牛”到极点,更该挨板子。

  确山县政府连续当两次“老赖”背后的真问题,本不是“哥特巴赫猜想”。确山县政府冒着被法办风险,连续当两次“老赖”,敢于犯下“三宗罪”,其背后一定有真问题。特别是拖了5年都不愿意公开4100万元征地款,或能间接说明其中有“猫腻”、有“秘密”,或被“拉马填槽”挪着他用,或被“瓜分”进了私人腰包,很可能存在重大违纪违规违法问题,需要“陈景润”再世,破解确山县的“哥特巴赫猜想”,给公众一个答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确山县政府的领导来来去去,如果不予追究的话,他们任何一届都可以当“老赖”,对法院的判决书置之不理,该升官的照常升官,该退休的“衣锦还乡”。但是,确山县政府欠民众的款项,一天不付都还欠着民众,在县政府门口、在网络上“讨公道”“要债”,政府公信力真的伤不起。

  治乱象用重典。对于连续当两次“老赖”的县政府,不能止于放在“黑名单”中了事,应从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高度上整治地方政府失信乱象,笔者以为,一方面应及时派出工作组,专项清理征地款项,及时公布情况,并及时兑现原告征地款,重拾政府公信力;另外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应及时介入,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在任县领导应按照党纪处分条例问责处理,对涉嫌违法的相关县领导应移交司法机关严肃查处。(文/杜才云)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