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此前曾对部分游客在天坛公园内过度取用厕纸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过报道,在社会上引发关于文明游园的大讨论。19日上午,记者在天坛公园采访时发现,位于公园南门、东门和西门的公厕内已经开始试点“人脸识别厕纸机”,利用技术手段控制厕纸使用量。记者在现场看到,从人脸识别到自动出纸,机器大概用时十余秒,据悉在试用该机器的三天时间内,平均每天的厕纸使用量减至原来的五分之一。
(3月19日《北京晚报》)
北京天坛公园内有公共卫生间十多座,都是旅游星级厕所,已经持续10年免费为如厕者提供手纸。正因为厕纸免费,许多人如厕后总是顺手带走一大叠手纸,而更多人是专门为纸而来,一天一趟甚至几趟,有人拽出的手纸长的有十几米,短的也有三四米。他们匆匆进入卫生间,事毕后又回到白色纸盒边,再次使劲拽拉,将长长的手纸装入衣兜或布袋,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不用说,如厕时多拽厕纸的有素质不高的外地游客,但一天来回许多次拽厕纸的无疑是北京当地的普通居民。
游客和市民之所以对厕纸那么“一往情深”,原因就在于这些厕纸都是免费的,只要挂在墙上的手动厕纸机里还能拽得出白花花的厕纸,就会有游客和市民旁若无人地尽情拖拽,直到拽完为止。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过度取用厕纸的大多是中老年游客和市民。他们这么做,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家里穷得连厕纸也买不起,是深藏内心的贪念让他们见到便宜不贪便浑身不爽,别人多拽,自己不比人家多拽点回家心里就不平衡,反正厕纸是公家的,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小小的厕纸,如同一张文明程度的试纸,记录和检验着城市发展的水平。
在游客和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语境下,天坛公园免费为公众提供厕纸,注定了会造成不小的公共资源浪费。据媒体报道,冬季里,公园各个卫生间一天的用纸数量多的达30余卷,少的也有10多卷,“其中大部分是被人拽走拿回家了。”
如何让免费厕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提供方便,考验的是公园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园区管理者除了加强宣传和管理工作,在厕所取纸区域增加专门提示的指示牌,安排志愿者劝阻浪费行为,甚至考虑请专人看管,但收效甚微。
如今人脸识别厕纸机取代了手动厕纸机,为方便游客使用,天坛公园管理方对公厕工作人员及保洁员进行了培训,以帮助游客第一时间熟悉和使用这个机器。鸟枪换炮后,游客量比较大的南门公厕的厕纸用量已从原来每天的20卷减至现在的4卷。
天坛公园用纸量锐减,不代表有不花钱的厕纸也没人贪了,游客和市民的文明素质提高了,根本的原因是人脸识别厕纸机会记录下取厕纸的游客和市民的脸部特征,每次出纸的长度仅有60至70厘米,由原来手动厕纸机的单层纸改成了现在的双层纸,同一个人每隔9分钟可取一次纸。说白了,是人脸识别厕纸机这一高科技产品让那些贪小便宜的游客和市民断了“财路”。报道中说,一些在公园早锻炼的市民告诉记者,“就该这样,以前看到不少在这抽纸抽个没完的人,这么没素质的事就只能用这种高科技的招儿来管管。”
爱贪小便宜是许多中老年人的特性,街头公厕之所以没有手动厕纸机,或者有手动厕纸机也没有纸可抽,原因就在于再多的厕纸也不够这些爱贪便宜的人抽拽。
如果没有人脸识别厕纸机,游客和市民还会和以前一样尽情拽纸,根本停不下来,天坛公园用纸量锐减,可还是让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维扬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