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一家经济报道媒体,关注“情人节的鲜花”为何内外有别,为何“国产玫瑰”干不过“外国玫瑰”是对头的。比如外国玫瑰为何25支一束的批发价卖到了1500元,中国的就这样不值钱。不过,仅仅是关注玫瑰花的内外有别,也有点片面。我们更想需要关注的是,为何“情人节的玫瑰”成为了“鲜花劫”?
这种“鲜花劫”体现在了三个方面。
其一,为何成为价格的劫难?一到情人节,鲜花就涨价。似乎人们已经能够坦然接受玫瑰花的逢节必涨了,不过这不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不管是“外国的玫瑰”还是“中国的玫瑰”,都出现了价格的疯长。有人会以这是市场规律的理由糖筛,其实这都是存在问题的。市场是自由的,价格却不该是疯长的。合理的涨价是市场,过分的涨价就是物价监管的失责了。作为物价监管部门不能笑看“玫瑰的价格”也“静悄悄的开”。
其二,为何成为情感的劫难?过请人节就要送鲜花,就要送玫瑰。这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毫无节制的数量,在很多人看来,送的玫瑰越多,送的鲜花越多,越能体现爱的浓烈。于是,情人节送鲜花,成为了送花大赛。女孩在一起会说,你看我男朋友送给了我99朵,
其三,为何成为生态的劫难?都知道送鲜花是爱意,岂不知这也是生态的劫难。对于生意人来说,当然希望鲜花俏销。实际上这也是生态保护的悲剧。无论是采摘野生的鲜花,还是采摘种植的鲜花,都会给生态造成破坏。在生态建设呼声强烈的今天,这种鲜花的劫难,就是生态的劫难。我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忽视了鲜花和植物的情感。采摘的鲜花过不了几天就是满地伤了。生态的满地伤成为了情人节的一大败笔。
“情人节的鲜花”究竟该如何开?笔者以为,在价格上要加强监管,市场不是纵容乱涨价。在理性上要节制,不应该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一支玫瑰何尝不是爱意表达?从生态上要保护,绝对禁止采摘野生鲜花,种植的鲜花也要确保植物不受伤害,成为满地伤。还要少些崇洋媚外,不过是鲜花而已,洋鲜花就能更炫美?
作者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