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钱雪发现,现在打车越来越难了。即便地图显示她的周围停着好几辆车。望着屏幕上旋转的圆点和“+20元调度费”的字样,钱雪最终还是加入 地铁的人潮中。等待时间更长、价格更贵,成了时下多地乘客抱怨网约车最多的问题。1月23日傍晚,滴滴出行回应表示,将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阶段性取消出 租车“建议调度费”功能。(1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近乡情怯,却也归心似箭。眼下,城市越来越空,出行却越来越难。
这种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少了,二是价贵了。这几天,微信朋友圈有个爆款网文,名叫《致滴滴,一个让我的出行变得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无独有偶的是, 中国交通新闻网也新鲜出炉了一篇热帖,题目叫做《网约车打车贵不能赖新政》。它们大概的意思,是埋怨网约车平台取消了补贴、从司机手中拿走高比例提成,最 后害苦了乘客端多掏腰包。一句话,网约车新政后的出行难,似乎是平台方“不作不死”。
这个逻辑,看起来还是很有腔调的,尤其是在资方强势 的思维惯性下,很容易赢得民众的认同。不过,但凡稍微抽丝剥茧一下,就不难看出其间大而无当的疏漏:第一,在上一轮制度设计的PK中,属地版网约车新政尽 管博弈后略有调整,但“让步”有限、严而过格,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比如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网约车新政,反倒比三四线城市的还要“开明”。道理何在? 一言蔽之,利益昭然。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约车数量因门槛奇高而急剧下降,运营平台也不是傻子,此时如果还要“趁火打劫”,岂非应了“不作不死”的浅显道 理?换句话说,网约车平台眼下尚在“留人留车”的暖冬行动中,又岂会在价格上饮鸩止渴?
第二,因为有了网约车,出租车市场相对有了竞争性 色彩。网约车的价格如果“高处不胜寒”,自然会有消费者用脚投票来教训它——这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用不着行政之手来费心。按照滴滴技术运营高级产品总监 罗文在知乎的回应,节前北京的供求数据显示,以1月10日为基数,司机规模下降25%,市场需求增加30%。这个时候,愣是逼着本就市场化的客运服务死活 不许调价,对于没有财政补贴、没有慈善资助的网约车来说,无异于只准其“亏本甩卖”而禁绝其“盈利谋生”。有一点是肯定的:网约车再怎么加价,在资源市场 配置的前提下,这都不是值得担心的问题——因为只要传统出租车价廉物美态度好,哪里还有网约车的蛋糕可分呢?
这是个令人有些分裂的现实: 一方面,按照2016年交通部门的科普理念,网约车的服务被定位在高于出租车服务之上。于此而言,加价等行为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另一方面,2017 年伊始,一些地方又开始以行政力量打压网约车加价服务行为。比如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交通委员会在24日分别约谈多家网约车企业,其核心议题就包 括“加价凶猛”。于是问题就来了:不许加价的网约车,跟传统出租车还有什么市场差别?如果价格上禁绝差别,市场准入等层面为何又“两套标准”呢?网约车的 价钱,当然不是滴滴们说了算:市场力有洪荒,资本怎可能心想事成?
互联网再不好,也没人愿意倒退回拨拉算盘的年代。2017年第一次国务 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一份文件,被李克强总理称为国务院下发给各部门的“督战书”。总理明确要求,要“审慎监管”好新产业新业态。只要站在市场的战场上,网约 车自然就没有什么免死金牌,不过,无论是庇佑民生、还是转换动能,让新事物的网约车少些“明枪暗箭”,恐怕也是稳中求进语境下的公权责任。(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