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归
(作者与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网络社交深入生活肌理,一套不成文的特殊礼仪似乎正在形成,而且悄悄变化。比如“嗯”、“呵呵”、微笑表情、再见表情……这些之前常用的词语和表情,现在却被有些人认为是不礼貌的。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6.5%的受访者经常使用“呵呵”“嗯”“哦”等词语或微笑、再见等表情,55.6%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社交礼仪可以让人更轻松地表达情感,51.2%的受访者则认为在网上聊天时要小心翼翼,生怕被误解。
的确,这种“怕”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此前,据媒体报道,有位浙江姑娘和老板聊天,回了个“嗯”,结果被老板批评教育“不懂基本的微信礼仪”;而长沙某酒吧一位员工,在微信群里回复了个“OK”手势,结果被批“不懂规矩”,惨遭开除。
看来,在制定规矩和礼仪方面,现在的一些企业老板和领导,比周公和孔子还优秀。然而,有些所谓的规矩和礼仪实在令人费解。想象一下,领导当面教训你时,你一边点头一边说“嗯”,不是很谦逊的姿态吗?怎么到了线上,就是不懂礼仪了?
不可否认,屏幕社交时代不同于晤面社交。后者可以清晰地看见对方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甚至他(她)今天穿了什么衣服,从而更清晰地判断对方的意思表达和情感倾向,这样的聊天形象是立体的。而在屏幕那头,则是不可见甚至是不可知的。
当初设计这些表情的人,恐怕也仅仅是从生活经验出发,想表达最常见、最普通的含义而已。只是在实际应用中,会根据聊天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演化出多元化的含义。比如,在很多年轻人的表达里,微笑表情和“呵呵”,多是一种无语或无奈的情绪,但在一些中老年人的表达里,微笑就是友好,呵呵就是开心。
也就是说,不同的人、不同群体的人,对聊天表情的理解不一样,使用习惯也不一样。明白了这种差异,群体之间就可以互相包容,并尝试打破次元壁,又为什么非得只有一个标准呢?哪怕是没有网络的时代,同样是仰天一句“哈哈哈”,分别出自任我行、岳不群、东方不败之口,就会有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我就不时收到一些长辈发给我的微笑表情,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善意地理解,因为有明确的语境在,我明确知道这位长辈就是正常的友好情绪,为什么要生气或者去“纠正”他呢?同理,老板和领导也要有这份包容心,不要动辄以“我觉得”给年轻人上纲上线。
再厉害的设计师,也无法设计出让所有人满意和认可的表情。也不可能有一个微笑表情,可以表达所有人真实的微笑。所以,它更像是一个面具戴在聊天者的脸上,当你不确定这个表情会不会引发对方误会的时候,摘下来就好了。
在发与不发之间,并非没有第三选项。如果怕被误解,就多使用文字,或者根据场合直接使用语音或视频,大可不必生出一股“恐惧”或“焦虑”来。而所谓的“微信礼仪”,在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绝对的共识下,只是狭隘的自我想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