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二
26岁的彭智烨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支付宝软件中的蚂蚁庄园去喂那只憨态可掬的小鸡。通过线下支付、庄园小课堂答题等形式可以获得饲料,小鸡吃了饲料会产下鸡蛋汇聚成爱心,当爱心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捐赠给当天的公益项目。如今,互联网让公益更新奇、更好玩、更简单,公众的参与度更高了,资金使用也更透明了,为公益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中国经验。(11月18日《江海晚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慈善文化传统,新时代的今天,慈善文化更加丰富多元。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慈善快速发展,当慈善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捐赠方式,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自发的公益生态网络,对培育公众慈善素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什么是慈善,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有极为精辟的概括:什么叫“慈”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是“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什么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崔乃夫以纵横的关系,深刻地勾画出了慈善事业的全部活动和真谛。
慈善素养是每个人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体现一个人对慈善意义、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整个社会的慈善环境是否丰沛,民间慈善是否生机勃勃,均与民众慈善素养高低直接相关。要看到,长期以来,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抑或是社会教育,公众慈善素养的教育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需要强调的是,慈善素养教育的缺失,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个体慈善素养的提升,对整个慈善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加深远。
培育公众慈善素养需要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慈善法律法规,打造诚信慈善,优化慈善生态,是提高公众慈善素养的重要一环。公众慈善素养的提升,能使人们从事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随之得到提升,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慈善生态环境的优化。一个人的慈善素养不是天生就高的,与道德、文明、守规等素养一样,慈善素养也需要一以贯之的教育培养,在实践中不断修炼提高。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都应该重视慈善素养的教育培养,特别是学校,应把慈善素养教育列为学生必修课,补上慈善素养教育这一课,让慈善的种子从小就在孩子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