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
近段时间以来,按照国家六部门统一部署,各地正加紧对“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整治,净化地名环境、延续地名文脉。按照要求,本月底前各地要完成不规范地名标准化的处理工作,9月份结束清理整治工作。
小说《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曾经虚构过一个地处偏远、条件粗陋的路边小旅馆——“欧亚大旅社”。这一颇有喜感、反差极大的地名以及其间发生的故事,都令读者忍俊不禁。以今天的眼光看,“欧亚大旅社”之名问题多多,比如名不副实、故意夸大,设置陷阱、误导旅客等等。对此类乱象若不加以规范,不光闹笑话,还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管理。
面对小说中的“欧亚大旅社”,尽可付之一笑;而对于现实版的“欧亚大旅社”,我们却需要严肃视之。相较于乡村,城市是问题地名的多发地;相较于“大”“怪”“重”等情况,城市里“洋”地名扎堆的现象更显突出。“洋”地名的大量泛滥,不仅挤压和替代了众多富有本土文化气息的老地名,也对本地的文化传承、形象塑造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大小街巷充斥着“英伦”“罗马”“曼哈顿”“威尼斯”“普罗旺斯”之类“洋”地名的地方,会在文化建设上有自信、有作为、有特色。净化地名环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
从根子上说,各类问题地名既是文化不自信的产物,更是管理不严格的后果。尽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后来还专门制定了实施细则。但不能不说,不同的地方对地名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一、管理尺度不一。众多今天饱受人们诟病的不规范地名,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较长时间疏于管理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既需要稳妥清理既有存量地名,又需要严格管住今后的增量地名。前脚刚清理完,后脚又继续放纵,就很难彻底消除地名乱象。
净化地名环境,不能缺失应有的敬畏之心。我们需要敬畏的,有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延展下来的记忆;我们需要敬畏的,有我们对于国家、民族和家园的身份认同,以及我们面对外部世界的自信心、平等感和尊严感;我们需要敬畏的,还有我们对于子孙后代应有的责任,一份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传承。管理者要有这样的敬畏之心,普通公众也不能置身事外。应当看到,众多现实版的“欧亚大旅社”不仅让国人感到厌烦,就连外国朋友也多有批评。任由它们泛滥成灾、传之后世,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受到牵累、感到羞愧。
随着清理整治工作的全面展开,近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对具体地名的定性或处理方式有不同的理解,这很正常。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很有必要,也需要审慎稳妥、依法依规推进,这在六部门的文件中已有明确要求。清理整治的过程,本身就该是一个广泛听取民意、凝聚共识、便民利民的过程。不同的声音,很多时候也包含着促进和完善工作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不同声音,能够让清理整治工作避免简单化、一刀切,也能最大程度地赢得社会各方的支持,形成标本兼治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