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评论员望路
这种创新公益的思路也值得借鉴,我们期待有更多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能推出更多公益项目,形成一个公益活动百花齐放的好氛围,把苏州的城市公益品牌擦得更亮。
公益创新,引人关注。日前,苏州公交“守护车”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全市4900多辆公交车将成为迷路或走失老人、孩子的庇护所。这项国内首创的公益活动,将更好发挥公交自身优势,为提升城市公益水平发挥独特的作用。
公益活动传递温暖,彰显志愿者精神的美好情怀。同时,城市要提升公益服务质量,也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方式,尤其要解决好社会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客观而言,群众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果能借助有效的公益服务,就能得到顺利解决。由此可见,苏州公交推出的“守护行动”,正是以行业之力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苏州公交系统作为城市的“窗口行业”,多年来在拓展公共产品服务功能上积极探索,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像出租车系统推出的“爱心车队”,经常为行动不便者和急需者提供帮助。可以说,公交司机在任务相对繁重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尽力做好服务乘客的工作,更显得难能可贵,也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创新的公益项目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显然不可忽视以下的几个环节。
首先要突出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城市公交要发挥“守护”作用,对很多人来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都知道,所以需要经常宣传,让更多乘客了解这项公益项目的服务内容,并且能够做到一起帮助提醒,主动协助公交司机,形成一个更为和谐友善的乘车文明环境。
其次要精心做好“守护”的培训活动。公交守护有一个严格的救助流程,里面不少工作既繁琐又专业,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操练,才能做到运用自如。因此,广大司机还真要下点功夫,为需要帮助的乘客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
再者要在构建长效机制上做好配套,确保此项公益服务顺利运转。创新一项公益服务虽然很难,但要持续推进则更加不容易,需要完善考核和激励的方式,让更多做得好的司机受到激励,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并推动这项公益项目更趋完善。
苏州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新公益服务正在不断探索,取得了不少实效,也形成了很多“苏州经验”。苏州公交首创的“守护车”项目,将为推进城市公益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这种创新公益的思路也值得借鉴,我们期待有更多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能推出更多公益项目,形成一个公益活动百花齐放的好氛围,把苏州的城市公益品牌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