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现代快报:马拉松出幺蛾子,是体育精神“跑偏”
2018-11-21 16:36:00  来源:现代快报  
1
听新闻

  2018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中国选手何引丽最后冲刺被志愿者递国旗干扰,引发舆论广泛关注。针对比赛中志愿者干扰选手,值得一提的是,20日的媒体报道中,出现了多个“官方回应”。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此次马拉松比赛宣传资料中可见的主办方承办方多达8个。出现问题后,谁是该负责的“官方”,到底谁说了算,公众却是云里雾里。

  不仅如此,作为此次苏州马拉松隶属的“奔跑中国”系列赛承办方智美体育,也被曝多次赛事组织中专业能力不足,出现报名官网混乱、拖延开跑时间、赛前发完比赛奖牌等问题。有调查还发现,国内马拉松赛还出现过替跑、名次内定等现象。

  国内马拉松比赛乱象虽然千奇百怪,但归根结底就一条:欠缺体育专业精神!

  2013年以来,中国城市跑步运动赢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各地举办马拉松赛的热情也在爆棚。2013年全国注册马拉松赛事不过39场,到2017年800人以上的各类规模赛事已经达到了1102场。马拉松赛火仍然在各地燃烧。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说,之所以乐此不疲争先恐后地举办马拉松赛,是因为背后巨大的利益回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马拉松赛有助于城市形象宣传。马拉松赛赛程长,可将城市多处标志性景观穿插规划进路线中。二是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促进产品发展。马拉松运动产业已逐渐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

  城市热衷于举办马拉松赛事,但缺乏组织经验、管理滞后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利益面前,不少组织者往往急功近利。为争取利益最大化,甚至一味压缩成本,尽可能多地争取赛事承办权,看重政府评价而忽视运动员的体验,搞得一些比赛铜臭味重而专业味轻。

  当一场体育专业赛事缺少了体育的专业性,也就缺少了赛事的灵魂。运动员的价值与体育精神虚耗在一地鸡毛的赛事组织问题中,而广大观众除了感受到被收割的气愤外,怕是很难找到享受运动的快感。而这些才是马拉松赛健康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体育赛事用市场化模式运作没有错,但是要做好运动价值、社会效应和经济收益的平衡。主办单位别只想着赚钱,将一场健康积极的体育运动比赛办成一场吃相难看的圈钱活动。具体说,就是要多些敬业和专业精神,在赛事筹备和组织细节上多花些功夫,少犯低级错误。一句话,让赛事回归专业,让体育精神领跑赛道!

  现代快报特约评论员 肖余恨(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