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南通日报:强化校企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2018-10-18 08:47:00  来源:南通日报  
1
听新闻

  □徐剑锋

  借鉴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先进理念,我国在2015年拉开现代学徒制试点大幕,南通成为教育部遴选确定的全国首批17个试点地区之一。3年来,先后有20多家中高职院校参与试点,设立试点项目达29个。试点对学生、学校、企业乃至地方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市又积累了哪些经验?记者走访了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试点院校。(10月17日《南通日报》)

  推动政校企协同,“双主体”育人……南通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新路,为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协同促进办法》,从基本原则、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等方面对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协同做出详细规定与要求。当下,无论是从推进产业强市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来讲,对接产业、校企协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学校与企业形成深度合作的共同体,以“引企入教”改革推动现代学徒制,无疑是一条好路径。

  深化校企协同,既是学校与企业市场化办学的有效对接,也是最大程度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的“双赢”融合。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实用人才。直接按照企业的用工要求在一线锻炼人、培养人、造就人,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所学技能与就业上岗的“零过渡”,协作培养出一批现代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工匠;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在校企协同中,学校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获取聘用员工的最新信息,通过学校推荐、企业协商等途径,必定大大提高实际就业率,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从报道上看,试点班的学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优质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均高于相同专业非试点班毕业生。更重要的是,联合企业定向育人,能够让学校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进行有效调控,按需开班,真正达到“学有所值,人尽其用”。

  可以说,政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方向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校企双方要加强沟通交流,寻找到可以深度合作的契合点,在打好文化牌、质量牌、服务牌中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一方面要做好企业与相关院校的“联姻”,牵头组织形式多样的推介会、招聘会等校企互动活动,另一方面要给予政策、财政补贴等扶持,激发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言以蔽之,在南通,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加深校企协同。当现代学徒制被更多复制、推广的时候,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难、工匠培养难的问题也就不远了,南通职业教育必将呈现更强的活力。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