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P C端出现的互联网医疗广告,更多地出现在了手机上。很多疾病关键词,在百度等搜索网站上没有任何广告,但在移动端应用上,搜索结果的前几名全是医疗广告。业内人士指出:“在搜索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被盯上了”。至于那些对疾病“侃侃而谈”的客服,头像虽然是各种老专家,但其实电脑后面可能坐着的是一位完全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搓脚大汉”。
(4月23日《南方都市报》)
2016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让存在已久的互联网医疗广告揭开了“盖子”。随后,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委入驻百度进行调查,要求切实整改,百度也宣布对医疗业务进行调整。然而,非法医疗广告并没有离开互联网。违法的医疗广告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从电脑网页跑到了手机网页。
其实,“手机医疗广告”没有错,有错的是假广告,假医生,假客服。
如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一直在倡导互联网+,互联网+的好处就在于,给了百姓一个新选择,有了疾病就需要就医,而就医就需要寻找医院和医生。“手机医疗广告”的出现,原本可以方便患者。百姓生活需要“手机医疗广告”。这对于医院和患者来说是双赢。
问题出在了“手机医疗广告”的造假上。
一个就是“竞价排名”的问题,谁给的钱多,谁就能把广告置于顶端。这样一来也就会出现问题:好的医院,好的医生,会因为给的钱少,而“不能露面”,而“置于顶端”的医院和医生却是那些技术不好的,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了困惑;
一个就是虚假广告的问题,如果广告内容是真实的,那么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说是具有好的作用的,而当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时候,则害苦了患者;
再一个就是,所谓的客服人员,连基本的医疗知识都不懂的,却冒充医生回答患者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曾在南京某民营医院的客服人员讲述了他面试的经过:“虽然是医疗机构,可并没有相关医疗资质要求,我是学物流的,对方说没关系。”物流专业的人员都能在后台“当医生”,这是何等可怕?
我们必须揪出“手机医疗广告”里藏着的假华佗。有关部门应该严厉打击“竞价排名”,搜索引擎的商业属性是不公平的,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假专家欺骗患者。要对所有“手机医疗广告”进行严格审查,存在问题的要坚决取缔。而对于“搓脚大汉”式样的所谓医疗客服人员,则要毫不手软的查处。
医疗广告从PC端转到了移动端,这点从百度的财报也得到了证实。今年2月百度公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百度营收为23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移动营收占比76%。
有错的不是“手机医疗广告”而是假医生,要揪出“手机医疗广告”藏着的假华佗。(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