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一元午餐”的意义大于争议
2017-10-10 09: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0月5日,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推出“一元无人售卖午餐”,吸引上千名游客排队就餐。5日中午该活动一共收入1167元,超过实际售出午餐数量。景区负责人表示,“一元午餐”只是一个概念,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方便。(10月9日《北京青年报》)

  老君山景区推出的“一元无人售卖午餐”,除了栾川当地特色小吃糊涂面,还包括荷包蛋和馒头,同时景区还为买饭的游客提供一次性餐具。单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一元午餐”的确捞不回成本,更不用说赚钱了。这无疑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和争议。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也是网友质疑最多的,就是有关营销和炒作的问题。对此,景区相关负责人称,这是个暖心活动,主要是为了服务游客,差价由景区负责。

  如果撇开营销和炒作不说,这的确是一种暖心的活动。由于老君山海拔较高,并且这个十一假期阴雨不断,气温较低,有的游客只能将就着吃一些冰冷的方便面、火腿肠。如果这个时候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对于饥寒交迫的游客而言,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在这样的情景下,老君山景区推出“一元无人售卖午餐”,受到游客的热烈追捧,吸引上千名游客排队就餐。“一元午餐”从上午11点半开始到下午2点结束,共发出午餐1100余份。

  或许有人认为,对于日进斗金的景区而言,区区一元钱根本不算什么,提供一顿简便的午餐还要雁过拔毛,何不将免费进行到底呢?固然,这其中免不了一些质疑和争议,毕竟人们对景区乱收费的现象一直颇有微词。问题是,如果景区将免费进行到底,有很多并不需要的游客也来拿,吃不了就扔掉,一来造成了严重的食物浪费,二来加重了景区保洁的负担。同时,由于“一元午餐”无人值守、自助投币、自助找零,这就犹如一场“诚信考试”,同样引发了人们对公民道德、人性等的关注讨论。

  由此可见,“一元午餐”的推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意义大于争议的。其一,老君山景区的暖心行动,是真心实意在帮助有需要的游客解决困难的;其二,通过象征性的收取一元钱,既可防止有人“凑热闹”浪费食物,又可以维护游客的尊严——“游客掏一块钱吃东西,理直气壮”;其三,至于对公民道德、人性等的关注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活动一共收入1167元,超过实际售出午餐数量,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老君山景区的良苦用心,理应获得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值得点赞。

  当然,对于“一元午餐”活动,要说主办方一点也没有营销和炒作的想法,恐怕没有人相信。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没有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如果景区在炒作与营销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进而引发公众共鸣,即便是“炒作”又有何妨呢?

  丁恒情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