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七旬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南京市第一医院,递上一个红包,内有1000元和一张纸条:“上世纪60年代,因病欠医院3元钱,今献千元请收下。”老人不愿留下姓名,并转身离开。医院工作人员惊讶又感动,称老人为“最诚信的患者”。
这是一次迟到的“还款”,欠款3元,归还1000元,用心良苦,昭示诚信无价。这是老人与医院跨越半世纪的“约定”,对七旬老人来说,这是还款,更是还愿,了此心愿,归于心安。我们必须为老人的行为点个赞,因为这样的一则暖闻,让世人感受到医患关系融洽的一面,更体会到:无论何时,诚信永远不能贬值。
所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她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与思想保障。我国是一个悠久历史,拥有灿烂文化的国家,关于诚信的积淀在历代的贤达志士中并不鲜见,中国诚信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 一个人,如果做到了诚信,那么,他也就做到了一个人的基本准则。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弘扬诚信精神,共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作者: 楚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