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实验基地首批耐盐碱水稻材料开始收割评测,产量最高的达到亩产620.95公斤。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海水稻”研究取得了一大重要突破。(9月28日新华社)
从1986年发现“海水稻”,到2017年亩产达620.95公斤,这几十年的时间,袁隆平,罗文烈,陈日胜等科学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让几乎天方夜谭的事情(“海水浇地”,“盐碱地种植”),成为现实中真实的事情。如果把我国可利用的盐碱地进行种植,可以多养活两亿中国人,对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世界和平稳定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数字背后,是科学家们大胆试验,精心培育的技术。1986年,发现“海水稻”开始,科学家们几十年不断对其进行繁殖、筛选。最终,选育了"海稻86"。随后,农业部,农科院等不断进行研究,培育。2016年袁隆平院士在青岛盐碱地试验田进行种植,最终获得丰收。
数字背后,是科学家们长期耕耘,不辞辛苦的斗志。培育一粒种子,需要日夜精心呵护;种植一片农田,需要四季精心照料;研发一项技术,需要年年精益求精。他们陪伴家人的时间还不如工作的时间,还不如守候庄稼的时间。是什么让他们一直坚持,是那一颗矢志不渝的决心,是那一颗为老百姓多收获些粮食的初心。
数字背后,是科学家们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精神。今天微博头条是啥?今天大家朋友圈都在转发什么?好多是一些明星八卦新闻,而我们的科学家们默默奉献,低头实干,从没有计较过这些名与利。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明星,需要我们大家去了解,去关注,去学习。
致敬,为祖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们!
张瑞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