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9月15日深夜,这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因病情恶化,静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2岁。(科技日报2017-09-25 06:01)
2007年,FAST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
我们应该对南仁东这样的科学家为了祖国的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工作而废寝忘食表示崇高的敬意!很多人也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感动,但仅仅如此,显然不够,我们还需要一些反思。
第一,我们不能老让光环总是闪耀在科学家去世以后。南老未去世前,他就只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默默无闻的科学家?而且这句话在今天说得很是理直气壮?我们的媒体应该在平时就多关心追踪报道一些科学领域主要科学家的生活与工作,关心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为他们呐喊和呼吁。而不是在在英雄去逝后才极力宣传,这样子总让人觉得惋惜和可惜。
第二,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改善南老这样的科学家的生活与工作条件。理由很简单,这样的人才是不可多得,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过早离世,不只是他家人的损失,应该是人类的损失;不只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损失,也是他们所从事的科学领域以至全世界的损失。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工作,我们责无旁贷。
说实话,前有58岁的大年英年早逝,已经让人痛心不已;今又有72岁的天眼之父悄然离世,着实让人叹惋。因为刚刚才有报道,我国的人均寿命76岁,高出了世界平均水平5岁。我们能不能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南老、大年他们这样既是英雄又是人才的人过得更好一些,活得更长一些,以为祖国和人民、为世界和人类作出更多贡献呢?
我们不能总是因为他们的贡献和早逝,才把他们推上英雄的台阶。(作者 胡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