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让人大跌眼镜。男子李某为研究生学历,月收入超过5万元,竟对营业厅内价值999元的展示手机动了贼心。
据了解,李某前往浦东一家移动营业厅办理手机业务,排队等候时,随手拿起了展台上的手机。把玩中,他发现这部手机的防盗链竟是松动的。一念之差,他产生了将手机占为己有的想法,取下防盗链,继续佯装把玩手机,身体则一步步缓慢远离了展柜。营业厅内的监控记录了李伟行窃的全过程,其所办理的业务又记录下了他的个人信息。接到报警后,民警循着上述线索,案发当天便在李伟居住地将其抓获。到案后,李伟对其盗窃行为供认不讳,交代自己是一时糊涂才产生了邪念。
看完这则新闻,笔者不禁为这位“研究生”感到惋惜,大好前程很可能就这样被自己亲手葬送,此外,令人费解和唏嘘的是,一个高学历的所谓人才,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有人说,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和他的学历水平有着根本的关系。就像一些网民,一旦看到类似于“偷窃”的新闻,就会自然而然联系到一些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这些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就会产生一种“文化低就会低素质”的想法。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从这则新闻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与其学历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这里的“德”,就是“思想品德”,就是我们所说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人才的精神面貌是由思想品德和知识才能两方面构成的,所以用“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在“德”与“才”两方面,“德”起着统帅作用,是决定人才发展动力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所以将“德”放在“才”的前面,“德”是首要标准。这则新闻中,李某虽然有着研究生学历,但是很明显他没有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这是我们素质教育不到位的表现,也是人才教育的德育缺位。现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改革进行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人才教育,“德育”不会缺位,高学历的人才不会是道德素质低下的“半成品”。
作者:楚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