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总被“怼”的政务微博警示了啥
2017-08-14 09: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好政务新媒体,尤其是用好具有舆论广场秩序引导功能的政务微博,对于舆论工作至关重要。截至2016年年底,已开通政务微博16.4522万个,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政务微博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也不断提升。然而,在政务微博的具体运营中,也存在政务微博个人化、情绪化、官僚化甚至荒废化的问题,需要及时作出改进。(812 人民网) 

  从明星王宝强离婚案件,到山东辱母杀人案,部分发声不当的政务微博,着实吸引了一把老百姓的眼球,网友们开始习惯于通过评论和转发的方式,批评这些发出了不当言论的“政务大V”。笔者认为,这应该给相关党员干部注入一针“清醒剂”了,既然各类政务微博代表的是相关部门的官方形象和态度,就必然应该在内容生成和运营维护上走上官方化、专业化的道路。 

  首先,部分政务微博之所以会被“怼”,在于内容维护者在对部分热点新闻进行评论的时候,融入了不少“个人情感”,这类个人化的发声倾向,与各类政务微博背后所承载的内涵是不相匹配的。所以说,不管是政务微博的实际运营者,还是分管宣传工作的相关领导干部,都应该用大局观和全面观来看待政务微博的推广过程,既搭建起“给力”的运营团队,又应该严格把关微博内容的审核流程,切不可让政务微博变成运营者的“一家之言”。 

  除了发声不当之外,“不发声”的“僵尸平台”也成为了被不少网民“怼”的对象。显而易见的是,在各类新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的今天,老百姓已经逐渐接受了各类网络服务的快捷性和互动性。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之下,如果我们的各类政务微博,还是时刻“保持高冷”,不愿意及时地与老百姓进行互动,解决老百姓的诉求,就实在是与“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时代潮流相背离了。 

  所以说,政务微博要想运营得好,既不能“不发声”,更不能“乱发声”,这就要求相关领导干部对网络传播、新媒体传播的规律进行全面地把握,真正把政务微博打造成相关部门贴近群众,为群众服务的重要窗口,发出新时代的“好声音”。(李江)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