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信访局发布《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这是信访改革中推动信访法治化的又一个大动作。(8月9日 人民网)
按照《规则》,对属于行政机关职责范围内的诉求,有权处理机关应当根据诉求的具体情况,按照三类程序处理。同时,明确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负责“转”,即将信访诉讼转送至有权处理机关;有权处理机关负责“分”,即明确处理诉讼的法定途径,并适用相应程序办理。
《规则》的出台,从制度层面厘清了信访受理的操作流程、受理范围,有效避免应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涌入信访,将之挡在“门外”,进行合理分流,也把受理责任明确到具体单位,使之不能“踢皮球”,有效推动信访工作走向法治化轨道。
不得不说,现实中“信访难”“难信访”早已成为屡治不愈的顽疾。一方面,部分群众反映了问题,却“石沉大海”,迟迟得不到解决,得到诉求答案太难;另一方面,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之间的边界不很清晰,受理范围也不是很明确,杂乱的问题涌入信访,令工作干部疲惫不堪,有陷入“泥潭”之苦。相信随着《规则》的落地实施,这些尴尬的局面会有明显改善。
众所周知,信访问题往往都是些棘手问题,不好解决,不容易令群众满意,属于公认的“费力不讨好”工作,有避而远之心态。正因如此,“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能推则推,能不管就不管,令信访受理也成为一大问题。这些思想问题的解决,显然不是靠规范程序就能解决的。
有了信访分类处理规则,对责任进行了明确,但“上有政策,下有政策”在基层落实走样早已不是新鲜事,党纪党规一大堆,不也有干部顶风贪污腐败吗?真正要防止信访“踢皮球”,还需从“不能”向“不敢”努力,对症精准下药。
首先,应进一步厘清职能部门权责,消除职责交叉现象,在制度层面防止推诿扯皮;其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访办理协调机制,杜绝部门之间不配合、不协助行为;最后,应动真格倒查失责单位及责任人,进行严厉问责,让不敢“踢皮球”成为共识。
新闻链接: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7/0809/c42510-29458118.html
作者: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