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第二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全国共完成并公布342594批次食品样品监督抽检结果,共有762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抽查显示:蔬菜制品样品合格率最低,主要表现为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等元素污染。(7月29日中新网)
蔬菜制品样品合格率最低,这并不奇怪,一是蔬菜在食品中的占比相对较高;二是蔬菜是室外种植的,受到水、土壤、空气的影响比较大;三是蔬菜种植不像生产其他食品那样,有一个规范的生产标准;四是蔬菜种植是一种松散的模式,监管还不是十分到位。
要想破解“蔬菜合格率最低”困局,首先要对被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改变蔬菜的种植环境。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不顾环境,不顾民众的健康,引进一些高污染的项目,加上对这些项目监管不严,从而使大批的土地、河流等被污染。蔬菜种植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用被污染的河水浇灌,那么,种植的蔬菜重金属元素等势必会超标。
其次,我国的蔬菜一般都是分散种植,没有真正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种植基地。即使有了蔬菜种植基地,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生产标准。一般都是依靠传统的种植方式去种植。特别是种植过程中,对化肥、农药、以及营养剂等使用没有明确的标准。有的大量使用化肥,有的还使用剧毒农药,更有的一些农户使用增长素、催熟剂等,还有一些蔬菜在运输、储藏过程中,使用各种不健康的保鲜剂等,从而使蔬菜品质受到了严重影响。
另外,监管检测关口没有前移。现在各地的食品监管部门都把监管重点环节放在了超市、农贸市场等终端环节。而且,就算这些终端环节也很少去监管,即使检测也是抽检而不是普检。现在,很少听说有蔬菜因检测不合格而被清除出市场的。
要解决“蔬菜合格率最低”的问题,各地要改变分散经营的种植模式,建立更多的蔬菜种植基地,并制定生产种植标准,规范农药、化肥等使用标准,倒逼种植户养成使用生态肥料、有机农药等等。要严管土壤、灌溉水的污染问题,选择没有污染过的土壤种植,没有污染的河水浇灌。有关部门要对种植基地的土壤、水质、菜品等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蔬菜追溯体系,上游生产、加工企业都必须主动融入追溯体系之中,形成一个可追溯的闭环链条,最终达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从而破解“蔬菜合格率最低”的困局,确保市民的“菜篮子”安全,让民众真正吃上“放心菜”。(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