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在济南18路公交车上,市民张先生口袋里的几个硬币掉在了车上,被旁边一位老人捡到,没想到老人不但拒绝归还硬币,还说钱是小孙子玩耍时不小心掉的。一旁的小孙女看不过去,让爷爷把硬币还给人家,却被老人大声喝止。目前,张先生已放弃向老人要钱。(7月26日 新浪网)
经了解,张先生掉了两个硬币后,过了一段时间才询问老人,老人承认捡到硬币,但是不承认硬币是张先生的。也许老人的行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形象,但是张先生的行为就没有错吗?老人年岁大了,有可能记不清楚,即便老人想占点小便宜,难道张先生就不能用两元硬币换取老人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吗?
也许事件中的老人就是一个“倚老卖老”爱占小便宜的人,但是事件中的张先生也绝对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为了两元的硬币和老人争论半天,甚至要报警调监控,在这整个过程中无疑他想到的只是自己,即便是自己微少的财物也要分文不差。如果当时他想到要给老人在孩子面前留点形象,恐怕也不会这么“不依不饶”。又或者他可以采用更委婉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当老人不承认硬币是他的时,他如果说一句:“那可能是我记错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既能警示老人又能照顾到老人的形象。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舆论的导向是站在张先生这边的,也许在理论上张先生“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利益并没有错,但是其影响未必是积极的。一方面,老人当众被“戳穿”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今后即使是老人整确的教育孩子可能也不再接受。那么,事件的意义何在呢?难道是教育大众公共场合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要小心社会上的老人“倚老卖老”?
在笔者看来,最高尚的道德不是“黑白分明”,而是“利益最大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张先生一类的人放弃自己的蝇头小利,需要我们的舆论导向站在更客观的角度,不要为了博眼球不顾后果。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请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善意,留一份美好给未来。
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