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没电了怎么办?身边没有充电宝,这对于手机时时在手的“低头一族”而言,可谓是种煎熬。近日,有商场出现了共享充电宝,市民可租借带走使用。而此前,手机充电桩也已在机场、车站、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悄悄布局。共享充电究竟如何?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共享充电,是“雪中送炭”还是暗藏危险?(据7月24日《广州日报》)
手机共享充电已被验证是一门好生意,对于严重依赖智能手机的市民,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的话,简直就要疯狂了,若有租借共享充电宝或付费充电的话,堪比江湖救急。从共享充电宝和手机充电桩遍地开花、资本纷纷投入的情况也可看出,手机共享充电具有刚需消费特征,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有市场发展空间,投资回报率也较为可观。
但手机共享充电存在一些问题,也给用户手机埋下安全隐患,诸如个人信息泄露、非法安装软件、黑客入侵、盗取账号密码等,都是令人为之担忧的事情。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这些问题并非杞人忧天,而是现实存在,且有近两成的用户遇到过,说明具有共性,不可不防。
而且,部分用户不熟悉手机功能,即便在使用共享充电时,遭遇信息泄露、非法入侵等问题,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在今年“3.15”晚会上,就曾曝光过手机充电桩的安全隐患,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技术人员用黑客软件入侵获取敏感信息。其诱因就是用户不知道“开启USB调试”的后果,以致被误导而令手机处于“裸奔”状态,一旦被犯罪分子非法利用操控的话,就会造成用户蒙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从共享充电经营者的角度看,诱导手机用户开启USB调试,可借机安装推广软件牟利。其初衷或许并无恶意,但推广软件里面有可能存在恶意扣费、盗取信息等功能,给用户埋下安全隐患,亦是因小失大,实则不可取。而且,共享充电设备都铺设在公共场所,使用人群广泛且分散,如果被黑客利用,做为传播病毒、木马的载体,就会成为传染源,迅速感染扩散开来,将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从安全防范的立场看,基于维护用户利益,有必要统一手机共享充电标准,允许收费租赁充电设备、拓展平台入口业务等,绝对禁止充电设备采取诱导手机用户开启USB调试、安装推广软件等行为,避免用户被非法安装软件。同时,要加强对共享充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排查安全隐患问题,防范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违法工具,以将信息安全隐患掐灭在摇篮里。共享充电涉及电力安全,设备硬件亦需提高标准门槛,防范粗制滥造、易燃易爆设备混入其中,以免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燃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