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传。文章中称,一位名叫葛宇路的学生从2013年起寻找地图上的空白路段,并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随后,高德地图等地图收录这条道路,这条本来无名的道路竟以“葛宇路”这个人名来命名。(7月12日《北京青年报》)
从法律角度说,不管是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还是按照《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的规定,城市道路的命名、更名及其管理工作都是由专门职能部门负责,按程序要得到政府审批,街道名牌、道路名牌由公安部门负责制作、安装、维修和管理。换言之,普通市民无权直接给城市道路进行命名,更不能安装自制路牌。而且,地名命名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从这个角度说,葛宇路给一条空白路段命名并自制路牌“葛宇路”不合法,一些人就不要想着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马路了。更何况,就算拥有了一条以自己命名的马路没任何意义,还是没人知道你的是谁。
但是,从满足民众生活服务需求角度说,“葛宇路”的诞生显然方便了群众生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曾经是空白路段有了很多住户,甚至已经成为居民活动频繁的路段,如果道路没有名字,这给生活中的指路、邮寄快递、外卖送餐等带来极大的不便,会让人白跑很多冤枉路。换句话说,道路只要是有路名,即便是不规范的路名,也比没有路名要方便的多,这其实是地名命名的最基本功能所在。而且,“葛宇路”很符合地名命名的最原始方法,很多地方的X家桥、X家庄、X家亭、X家湾等地名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不合法但方便居民生活的“葛宇路”,才会相继被高德地图等地图收录,以及得到市民的认可,市民叫“葛宇路”成为习惯。
事实上每一条“葛宇路”的诞生,背后都是道路命名公共服务不足的结果,才给普通民众捡到了一个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漏。如果职能部门在做城乡规划的时候,及时给有居民生活的道路全部命名,并制作、安装路牌,不留下没有名字的空白路段,那么一些人就想用自己的名字给路段命名也无机可乘。
可见,“葛宇路”的诞生,实质上给各地地名命名部门提了一个醒,职能部门必须避免因自身不作为而给普通民众提供乱作为的漏洞。因此,地名命名部门要吸取“葛宇路”的教训,尽快依法给没有命名的路段命名,实现法定地名命名全覆盖。当然,在“葛宇路”的命名、更名上,有必要考虑到市民已经形成的习惯,不宜轻易更名,不妨让“葛宇路”合法化,成为真正的一条路名,也给地名命名工作留下一块生动、鲜活的警示牌。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