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8的见面礼、16万的彩礼、“十全十美”的过大礼、城里的一套房子……这是砀山县小伙李志(化名)的结婚账单。而这份账单,只是砀山结婚费用的一个缩影。(6月18日《安徽商报》,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7/06/18/007647441.shtml)
这样的帐单,近60万元的花费,不仅是李志的帐单,是砀山结婚费用的一个缩影,更是全国多数地方结婚费用的一个缩影。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只是体现在结婚费用的项目上,和所花费用的稍微缩减和大幅增加上。但没有意外的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结个婚,几乎要把整个家都掏空了”却基本上已成普遍的状态。压力山大的结婚费用,把家庭和父母压弯,让适婚男青年望而却步,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此进行了探索,比如硬性限定彩礼、限定婚宴数量等,引发了沸腾的讨论。反对者认为政府此举属于违法行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从法律上来说,政府确实不应如此。也有人主张,政府应该引导民众转变陈旧的风俗,引导青年新事新办,婚事俭办。客观的说,这样的风气政府一直在引导和创造,但只是没了强力的约束,结婚费用不仅没有压下来,反而是像趁了风的风筝,不断地往高处蹿。
从民间来说,意见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少数家庭条件好的,并不在意这样的花费,甚至还在拉高这样的花费。对于适婚女青年及其家庭来说,他们也希望男方有这样的实力,至少能够撑起这样的场面。
陈旧风俗的变革,一般来说,有两个推动因素,政府、法律的强制推动,或者是条件发生变化,民间的自发觉醒。当然,有的时候,也可能是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计划生育政策在进入21世纪好做的原因,就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破解“不敢娶”的难题,政府还需继续在结婚新风上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官员和社会精英做出示范作用。从民间来说,越来越沉重的结婚负担已经成为社会之痛,这是有利的条件。因此,更多的青年,无论有无条件,都应该主动抵制这样的陈旧风俗。上有所呼,下有所应,结婚费用过高才能成为过去式,“不敢娶”的难题才能破解。
关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