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变“等民上门”为“送政上门”
2017-06-22 09: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用大数据优化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测算年内满60岁老年人口情况,帮他们代办老年证,在老人生日当天由街道委任的街巷长“送证上门”,将公共服务体验延伸到居民家中。政府部门从“等民上门”变为“送政上门”,受到群众好评。(6月22日人民日报)

  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知难而进,由“一把手”主抓,设立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指挥中心,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进程。由于打通了各部门的“信息孤岛”,汇聚政务数据与证照数据,居民从此不用重复提供证件和基本信息,就能很快办理各种证照。“送证上门”,只是其中的一个亮点而已。

  信息化时代,政府部门的管理自然也要与时俱进,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管理。但也必须看到,利用大数据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关键还在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及时疏通群众办事的“血栓”。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用大数据来优化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他们不是赶时髦,也不是作秀,他们不仅用大数据精准测算出所要服务的对象,更是对一些特殊群体实行“送证上门”,这份贴心和暖心,能不受到群众好评吗?

  变“等民上门”为“送政上门”,对基层政府部门而言,变的是一种观念,变的是一种工作作风。而对群众来讲,变的是一份方便,变的是一份舒心。

  目前,“放管服”改革正红红火火的推进,它涉及到民生的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时间紧、任务重。而街道、村委会这些基层组织人手又偏少,想要让“放管服”改革都能落地生根,困难自然不少。但是,只要进一步转变理念,用足用好高科技手段去助推,相信“放管服”改革不是什么趟不过去的“深河”。

  钱桂林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